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5554篇
科学研究   88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53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主要是对文本内容、结构与思想内涵等进行批注,根据主要内容与心得感悟写出文字,以及画上相应的线条和特殊符号等.高中历史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应该重视运用批注式阅读,构建主要的运用策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诗词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其语言具有凝练与和谐的特点。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指导孩子进行童诗创作是新课标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诗词所占课文的比例比较少,学生对诗词接触的也少,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对诗词的创作往往被我们忽略。其实,让学生从童诗开始初步获得诗词创作的能力,尝试着由易到难的进行简单创作,也能给学生激情,能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与知识,对写作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993.
为解决传统电能质量信号在采样时面临的采样率高,采样资源浪费和硬件成本高的问题,压缩感知理论被引入到电能质量信号的采样与重构过程。信号的稀疏表示是压缩感知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一般选择正交基作为压缩感知中的稀疏变换基。基于多重扰动的电能质量信号,本文提出了基于不同干扰的电能质量模型来选择不同的信号稀疏变换基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实验证明与整个信号采用单一DCT变换基或FFT变换基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信号重构性能。  相似文献   
99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呈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第一、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995.
方岚  周梦瑜 《教育导刊》2010,(12):40-43
本研究以多媒体和感知风格理论为框架,考查了课堂上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和动觉型四种不同感知风格的小学生观看英语动画片后的学习结果。研究发现:①四种风格学习者的总结果没有显著差异;②视觉型学习者的词形学习结果显著优于其他风格学习者。该结果提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96.
缪徐 《化学教学》2007,(9):23-25
即将过去的学年是本地区初三化学进入课改的第一年,一年的课改实践与反思,使笔者对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发生了由理性感知到实践感悟的转变.本文拟结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使用过程中的教学实例,与同行们交流三点感悟.  相似文献   
997.
音乐是一门灵动的艺术,也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我们的音乐教学只有把握音乐的规律,用音乐的律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在音乐中自由驰骋,才能营造出一个让孩子喜欢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998.
冯鑫 《学前教育》2010,(9):22-23
我认为应重在通过活动过程让幼儿感知、了解、体验皮影戏与皮影舞蹈的艺术特点,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999.
湖北荆州王佑军老师提出评价新课堂的尺度:"要由教师‘告知’的教学变成学生‘感知’的教学。"又言"告知的课堂一定是简单的重复,感知的课堂能异彩纷呈。"(原载史绍典著《语文与生活》之《语文课改面面观》)读之,感受到老师们变"讲堂"为"学堂"的深情,但对其过于凿凿的言辞,笔者有自己的想法:"告知"的课堂和"感知"的课堂真是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吗?语文课堂真的要与  相似文献   
1000.
我们常会提及审美一词,孩子要"审"的"美"究竟为何物?每个孩子都具备感知美的能力吗?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带领孩子走进美的世界,拥有美的力量呢?我认为美育就是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美的需求,二是要会创造美。所以儿童美育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保护儿童敏锐的感受力,二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美,是带孩子去感受不同现代人们的很多心理疾病的起源都是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断裂。人能够感受到美,是人没有跟自然关系断裂的一个明显的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