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278篇
科学研究   207篇
各国文化   269篇
体育   822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12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41.
近年来,随着敦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敦煌文创产品取得较大发展,但与故宫等其他著名文创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中利用新媒体不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现阶段,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敦煌文创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参与产品定位、设计、开发、营销的全过程,改变以往只运用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敦煌文创单位必须重视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特性与新媒体人才,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与维护,多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继续扩大与其他单位的合作。  相似文献   
942.
敦煌吐鲁番出土回鹘文佛教愿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回鹘文文献中,有11件属于独立的佛教愿文,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以题跋形式出现的愿文,系回鹘佛教徒用于表达发愿超度、祈福禳灾,及兼表颂赞的应用性文字.其中既有印本,也有写本,更有碑铭题刻.从这些文献看,功德主在布施时,一般都要留下自己的姓名、官职及发愿文或功德记等,以表明自己的愿望,体现出济世度人的大乘佛教思想,是回鹘佛教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其内容与形式看,回鹘文佛教愿文较多地受到了汉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少作品以其形式灵活,韵律和谐,感情笃实,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而生动感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43.
曾被敦煌文物研究所漏编而现存需要补编的33个窟龛,虽然大多数无壁画,无塑像,残破程度不同,但是作为古代遗迹,它们仍有一定的考古学价值,有必要全面地、客观地予以编号公布.本文便是对这些窟龛的编号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944.
张兵  杨东兴 《家教指南》2023,(6):135-145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巨大变化,文物古迹遭受极大破坏,敦煌莫高窟更是劫后余生,满目疮痍。《敦煌访古图》正是甘肃著名书画家范振绪在此背景下,感念张维访存敦煌文物的高尚情怀,为其精心绘制的。此画完成并公开之后,成为民国文坛一大盛事,于右任、张大千等大批名家为其题咏。《敦煌访古图》及其题咏是在保护敦煌石窟历史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献资料,在敦煌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敦煌愿文校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征、吴伟辑校的《敦煌愿文集》填补了敦煌愿文整理方面的空白。校录者识见广博,治学严谨,尤长于文字训诂,所以录文的可靠性较高。笔者在阅读中,对愿文里“抽减、严莹、严丽”三个词的意义及书写形式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认为用于疾病方面的“抽减”实当作“瘳减”,“严莹”的“莹”其本字为“蓥”,“严丽”用作动词表示装饰、修饰的意思。  相似文献   
946.
作为文物的敦煌彩塑需要重点保护,不能随意触碰与移动,但其本身结构复杂,具有不规则性,且所处空间狭小,测绘难度较大。数字化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成果精确绘制各种考古测绘图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本文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例阐述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手段,非接触式测量与三维复制敦煌彩塑,并利用三维点云数据精确绘制彩塑的图纸。  相似文献   
947.
948.
敦煌学研究认为悬泉发现的文物并不只限于汉代,悬泉也并非自西汉末不设“置”就荡然沉睡了两千年,至少在《西凉异物志》中还记载其存在及风物。不能“借物断代”将与汉简同时出土的残纸误断为西汉纸。书法史上书体的演变是一个沿续渐进的过程,后代的人可能保存或复制或仿效前代的书体,而在前代要出现本来是后代才出现的书体是不可能的。由作为一定历史朝代文化信息符号的文字书体进行分析,应该认为出土的悬泉残纸及其文字是魏晋墨迹。  相似文献   
949.
吐蕃统治时期(781—848),法华信仰在敦煌仍旧流行。除了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吐蕃时期的《法华经》写卷外,敦煌石窟还保存了这一时期的六铺法华经变,莫高窟第361窟还出现了莲花塔式的多宝塔。这些都说明,中唐时期敦煌的法华信仰非常流行。此时的法华信仰,除了延续盛唐时期的功能之外,还增添了密教色彩,展现出法华信仰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唐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法华资料的梳理,总结出法华信仰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特点。  相似文献   
950.
敦煌所见五套大曲中与戏剧相关者共有四套。从内容看,四套曲辞中均有简单故事的推演,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故事主题明确,《阿曹婆辞》和《何满子辞》中有明显的代言叙事;从形式来看,四套曲辞均为用于歌舞表演的唱词,《剑器辞》和《苏莫遮五台山曲子》在演唱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既定调式,并配有伴唱的舞蹈。这四套大曲通过歌舞的形式,借助不同调式的唱词叙述简单的故事,已经具备了歌舞戏的基本要素,应该属于唐代早期歌舞戏表演时的剧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