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31篇
科学研究   172篇
各国文化   166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2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可佳 《寻根》2016,(4):102-105
正距今4000多年前的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末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群为其命名地。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发掘,先后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史前城址以及丰富的文化遗迹和遗物,特别是发现的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玉器制品,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石家河文化玉器主要发现于湖北省境内,是除红山玉器、良渚玉器、齐家玉器外,中国史前玉器中重要的内容。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种类丰富,特  相似文献   
62.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切入,一方面回顾遗址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大遗址系统要素之间秩序的失衡是遗址区低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近年来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认为遗址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全方位引领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口、用地、产业、空间、保障机制等角度入手,在遗址区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和谐的秩序,引导一种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遗址保护利用及区域发展模式,进而达成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63.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境内长城遗址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诸因素的影响,破坏严重,急待抢救性保护.结合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试点工程的开展,本文以现场调查为基础,阐述了各时代长城的分布、保存现状和建筑形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发育主要病害为表面严重风化、基础掏蚀凹进、多种类型裂隙、崩塌和坍塌及人为破坏严重;在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案可行性试验研究方面,有的放矢,开展了加固土的抗蚀性试验,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针对病害提出土坯砌筑托换加固地基、静压注浆加固地基、锚杆锚固、裂隙注浆、表面渗透注浆、小锚钉锚固注浆保护加固技术.分别以汉长城广昌燧和战国秦长城马家山段为例具体阐释了长城遗址的保护加固.  相似文献   
64.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包含遗产原真性和原真的遗产旅游体验。遗产管理者与旅游管理者并非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是有着广泛的共识基础和利益诉求。在原真性的追求上,二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围绕原真性,努力作好遗产的保护、展示和解说工作,是实现遗产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途径。文章对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原真性概念演进略作铺陈,并以此观照海防遗址蒲壮所城的遗产管理与旅游开发工作,发现蒲壮所城在遗产保护、展示、解说和宣传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改进的主要路径及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65.
《文化学刊》2011,(2):164-164
卞新龙、罗秋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人与自然之物都是统一于自然界的。古代一般用“天道”来表示自然规律,并且把天地置于很高的地位,包括封建的君王都要在理论上遵守天道,敬仰天地,我国古代遗址有帝王和百姓祭祀天地的传统以及不违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66.
方其军 《文化交流》2011,(10):30-33
《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从6月28日至8月31日,历时2个月在台湾展出。展览共精选了99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分四个部分展示远古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富饶生态、黄金稻现、湖畔人家和精神生活。“富饶生态”反映河姆渡时期的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7.
《中外文化交流》2010,(3):95-96
截至目前,希腊全国范围已关闭博物馆、文物遗址和旅游胜地40多处,原因是政府为节约开支,不得不大规模地裁员。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希腊公共支出的赤字已占全国GDP的127%。为此。政府采取一系列控制开销的措施,其中之一即削减旅游文化产业服务人员的数量。最近,希腊政府甚至驳回文化部提出的一项大规模招聘计划。该计划原打算招募2584名全职雇员,该领域约4000名临时工的短期合同期满后也未能续约。工作人员数量的骤减,  相似文献   
68.
中国是农业古国。凡有作为的帝王均重视稼穑与纺织;故以“耕织”为题的艺术创作,可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战国时期,宴乐射猎采桑纹铜壶,清晰记载当时种植桑树的情况。之后,先秦彝器、两汉画像砖、魏晋墓室壁画及唐、宋佛窟画,均大量有关稼穑、桑织的场面。尤其南宋,农业高度发达,形成一整套农耕模式,楼璃总结历代农业技术,创作流芳后世的《耕织图》。  相似文献   
69.
Ancient China was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where all capable emperor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farming and ,weaving activities, Artistic creations depicting farming and weaving scenes can date back to the Neolithic Age. A bronze bottle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 BC - 221 BC) features hunting and planting scenes. Bronze wares of the pre-Qin period, painted relief brick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 murals of the Wei-and-Jin period and grotto painting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ll recorded farming, planting and weaving scenes of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particular, thanks to its highly developed agriculture, a painter named Lou Shu created a piece of ink painting, entitled "Farming and Weaving Painting", reviewing agricultural skills and approaches of previous dynasties.  相似文献   
70.
Fuli Village, located in Zaozhuang,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is said to be the hometown of Fuxi, the first of the legendary Three Sovereigns of ancient China.This historic village is known for its long history of earthen ceramics making. Earthen ceramics crafted in this place are praised as "featuring designs of the Neolithic Age, charm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style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ith unique designs and distinctive convex decorative patterns, Fuli's earthen ceramics combine cultural rich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t and thus are described as "valuable and rare earthen treasures that have been ever handed down from ancestral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