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新课标为纲领,站稳守牢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促进课堂建设持续稳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伦理作为重要的价值判定依据,既指引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又蕴藏于日常真实的课堂之中。高质量课堂的建设应当通过呼唤人的伦理意识、淬炼人的伦理精神和指引人的伦理实践来实现育人化人的伦理使命。然而,当前课堂建设还存在重术与修道的抵牾、长能与短效的矛盾及一独与众合的分歧等问题。因此要始终把握“道亦弘人”这一伦理旨趣,坚定伦理价值,追求术道合一、认同伦理效用,领略课堂生活和转变伦理身份,共创关怀环境,以道弘人,以理育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2.
<正>《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学辨析》一书(下文简称《辨析》)是怎么来的,时间跨度有多长?对于一位著作颇丰、跨度较大的学者而言,弄清《辨析》成书的原委始末,或可帮助我们走进(近)陈桂生的精神世界。《辨析》果真只有“辨析”这一条“明线”吗?是否尚有其他“暗线”?陈桂生教育学辨析的旨趣究竟何在?以下略谈笔者阅读《辨析》的感受。  相似文献   
53.
知识旨趣是知识生产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取向,以及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掌握知识旨趣有助于强化学习目标,激发求知热情;有助于理解知识的实质内容与探究形式。知识旨趣的教学策略有:讲述知识发生故事,洞察知识的意义;复演知识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乐趣;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感受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陈媛媛 《今传媒》2014,(1):116-117
柴静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受人关注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和采访理念。本文初步总结了她对采访的基本观念和思想,以启示更多的青年记者如何迈入新闻殿堂。  相似文献   
55.
陈昭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3):131-132
崔白花乌画追求真与意的结合,注重诗情画意的寓韵,以幽雅醉清的艺术品味,丰富细腻的表现风貌,使北宋宫廷画的“写真”精神达到巅蜂。  相似文献   
56.
黑泽民的电影《罗生门》对芥川龙之介的同名小说做了极大改编。两者却存在难以割裂的内在关联。但两位艺术家在艺术旨趣与历史意识上表现出极大分歧。这一改编对我们今天的影视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的成人旨趣出发,分析各国母语教材的四大价值取向,即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能力至上的价值取向、学养为根的价值取向、情知皆备的价值取向.这四大价值取向决定了各国母语教材以生为本的一系列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58.
目前的学生写作承载了太多的世俗功利。为了迎合老师而谋求发表,为了应对考试去取悦家长,在为他人作嫁衣的痛苦中,我们的学生身不由己地从事着无病呻吟的造假运动。显然,当下实然推动学生写作的并非内心情思的勃发,本我表达的吁求。在无奈中,作文教学的旨趣发生了可怕的异化,走进了反人性的歧途。对症下药,我们只有舍弃功利,返璞归真,写作教学才能回归正途。一、求索学生作文的新旨趣对于写作来说,“你是为谁和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是必须加以审慎思索的。关注人的心声,是我们汉文化的优良传统。扬雄有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而“思…  相似文献   
59.
人工智能已成为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其教育应用价值在获得认可的同时,也引起了伦理隐忧.教育伦理范畴视角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的内涵,即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工智能"间的道德关系.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旨趣在于"助",而助什么和如何助是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原则应从教育主体维度展开,其中教育管理者需遵循权力规约原则,具体表现为数据收集的尊重原则、数据处理的理解原则和数据利用的边界原则;教师需遵循和谐共生原则,具体表现为人本原则、适度原则和关怀原则;学习者需遵循形塑自我原则,具体表现为良善原则、诚信原则和节制原则.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实践过程应遵循从个体的伦理认知、伦理行为到社会的伦理制度,再到个体认知和行为伦理的轨迹,即由个体走向社会,又由社会反作用于个体的螺旋循环过程.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两种研究范畴——技术伦理和教育伦理杂糅交错,不利于伦理实践的开展,希冀跨学科学者能够专注于教育伦理范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范生的反思指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解放旨趣下,师范院校可通过培养反思的实践者、增加实践性课程、营造反思性课堂文化、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来建构反思型教师教育课程文化,滋润反思型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