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94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语文教学探索者在原有教学基础上,不断以"新说"的视角,保持着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样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发民间文学教学,回归质朴清新的语言学习方式;二是进行古典叙事文本教学,融合批注评点与整体观照;三是群文教学,互文参照的比较式阅读。  相似文献   
112.
民间文学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应该以作品为主、理论为辅,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田野调查。在当前强调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3.
而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面临着挑战.在民间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传达给学生的不应只是单纯的民间文学,而应是在教授文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其传统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4.
康巴藏族民间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朴素生动,将其融入当地中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中,能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5.
陈稳静  王金利 《考试周刊》2013,(59):182-183
民间文学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是幼儿园教育的文化资源,利用民间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使之融入并渗透在幼儿园的其他课程内容之中,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分布面广的古老民族,是我国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西部苗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以叙事长诗《盖绕和玛柔》和《昭蒡俭和高帕施》为载体,分析西部苗族迁徙、斗争、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从苗族的源流,西部苗族的分布,历史研究渊源、内涵、价值、现状、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述我国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保护思路,旨在希望政府、社会共同重视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以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为切入点,推动西部苗族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7.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翻译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译本还存在译名不统一、译文口吻与原文口吻不一致、翻译随意性大、译文表达欠妥等问题。本文基于《孟姜女哭长城》英译文的分析与比较,提出翻译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应有跨文化意识,应在充分了解民间文学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8.
赵丽敏 《新闻界》2013,(11):41-42
富含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是动漫人物原型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人物性格和人物类型两个方面探讨民间文学中的人物角色对动漫角色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在郑振铎的俗文学研究中,西方学术对其有深刻和多方面的影响.郑振铎在倡导新文学观的过程中,以外国文学为镜而发现了俗文学的价值.他较为系统地向国人译介了许多西方的民间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这使得其俗文学研究拥有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西方色彩.同时,郑振铎对西学的接受是辩证的而非教条的.  相似文献   
120.
不言而喻,钟敬文先生生活的时代使他的国际交流受到种种限制。在上世纪30年代,他走出国门,东渡日本研修,是他一生从事国际交流的最好时机,也为他日后进行国际交流创造了条件。归国之后便遇上连年战火,难以再度踏出国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为止,仍然难以如愿。待到改革开放后,他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身体虽然健康,但是出国访问毕竟并非易事。因此种种,先生的国际交流便自然受到影响了。不过,尽管如此,先生依然竭力而为。先生的视野广阔,胸怀世界。在文学领域,他密切关注当时世界各国顶级的大作家们,如印度的泰戈尔,德国的歌德和海涅,法国的雨果和罗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