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蔡元培赞语)的胡适见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六经皆史"一句,遂强做解人,谓"六经皆史"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由此又导出钱玄同"断烂朝报"、梁启超"流水账簿"及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诸论。钱穆深以为忧,谓"章氏六经皆史之论,本主通今致用,施之政事。其前有李恕谷,后有包慎伯、周保绪、魏默深,与实斋皆以游幕而主经世……经生窃其说治经,乃有公羊改制之论。龚定庵言之最可喜,而定庵为文,故时袭实斋余绪者。公羊今文之说,其实与六经皆史之意相通流,则实斋论学,影响于当时者不为不深宏矣。近人误会‘六经皆史’之  相似文献   
132.
国际书刊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外文献来源的一个渠道。由于东、西德经历了分裂与合并的过程,国家图书馆德国"中国学"(汉学)的国际文献交换工作同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本文对比做了一个历史的回顾与展望,对我们了解德国"中国学"(汉学)的发展,做好今后的文献交换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3.
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学者一海知义所著《陶渊明》的主要观点、写作视角等的剖析,拓宽我们对陶渊明研究的视野,从而为研究陶渊明寻找更为丰富的视角与方法。一海知义是日本研究汉学的学者,之所以特别写他对陶渊明的研究,是想要了解一下海外学者对汉学研究的视角。尤其是作为一个格外重视师承流派、积淀深厚、做派繁复的日本学者,相对于中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应当会提出与我们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这些研究和写作方法的异色对于  相似文献   
134.
笔者近来为历史专业学生开设了两门"汉学"课程,均属讨论课(seminar),实际上是阅读和理解英语世界里的中国历史研究名著,一是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西方汉学概论";二是为本科生开设的"西方汉学名著导论与导读"。现就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一、研究生讨论课:"西方汉学概论"2010年冬天,我为一部分研究生开设了该课,  相似文献   
135.
正漆永祥,男,1965年生。甘肃漳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与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著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汉学师承记〉笺释》等,古籍整理有《全宋诗》(合作)《书林清话(外二种)》《东吴三惠诗文集》《江藩集》等,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散杂文多篇。现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朝鲜《燕行录》、东亚学术与文化、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研究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高考作文每年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关注命题,因为它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人  相似文献   
136.
王记录 《红领巾》2004,(6):86-88
清代,汉学对史学有重要影响.汉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评,导致了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的形成.经学上反对空言义理、主张训诂明而义理明,与史学上反对横生议论、主张史实真而是非见的观点在思维模式上是相同的.汉学治经的方法被运用到史学上,丰富了治史方法,使史家克服了以往依靠个人的学识主观先验地凭事理推测、鉴别史料方法的局限,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对于史学的客观化起了推动作用.在历史编纂学上,史家反对宋儒所重视的<春秋>笔法和正统论,也是受了汉学的影响,折射出宋清间史学由重阐发向重事实的转变.由于受汉学的影响,乾嘉时期的史家在解释历史发展时,已很少再执著于“天理“、“心性“这种纲常名分标准来评价历史事物.当然,汉学过分强调考证辨伪为“实“、分析评论为“虚“,也严重限制了史家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7.
进入中西异质化圈之后的比较学,其比较的对象与背景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面对两种迥然不同的化传统、字体系,美国汉学家刘若愚(JamesJ.Y.Liu)对汉语特性的研究无疑跨越了横亘在中西化和学比较之间的第一道樊篱。为中西比较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8.
因中外文化交流而诞生的国外汉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中国学术而言,既有知识贡献,亦有学理注入。顺应新时期文化交流的需要,中国学者早已开始致力于以海外汉学为研究对象的汉学研究,而作为海外汉学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图说汉学史》则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海外汉学给予我们的学理启示:为学者一定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9.
会议认为“汉学”盛于清世,实则在明代中叶就出现了“汉学”运动。《诗经》的复活,旨在打破朱子《诗》学的一统天下,寻求诗的原始意义。其间出现了三个流派,即尊序抑朱派、杂采汉宋派与辨正汉说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朱子《诗》学进行了冲击,为明代《诗》学带来了新生机。  相似文献   
140.
乾嘉年间训诂考据之学大兴,戴震作为汉学中坚,不但其学术成就为学界瞩目,其心术人品亦为世人关注。在汉学家笔下,他是学通天、地、人的"一代儒宗",为人谨慎公允。在钱载、姚鼐等文人眼中,戴震先是博学勤奋的大儒,然而在其《孟子字义疏证》刊发之后,他们笔下的戴震又成了该"身灭嗣绝"的罪人。在思想家章学诚笔下他是学界难得的理论家,但又因史学引起的个人恩怨,而被描绘成心术不正、虚伪自大的小人。各派学者对戴震学术与品行的记述,正反映出在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悄然变化,以及乾嘉考据学风所即将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