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文章在考察“全球化”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认为汉学汉学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分清文化之优劣,而是为了找出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各自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意义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今天,这给予我们认识和处理世界文化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文化交流与文化互补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需求,文化的发展永远不会一元化,因而,汉学研究也将随着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演变而永远延续下去。当代我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使命有三,一是保持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是对文化进行整合并促进人类问的相互交流,三是激活现存的中国文化并促进新的先进文化的造就。  相似文献   
292.
本文认为 ,道学研究 ,进路多方 ,自清代以来 ,大要莫外或经学的、或史学的、或哲学的三种法门。清代经学家视道学为“宋学”(宋代经学 ) ,忽略道学实乃宋儒从经学中分化出来的新哲学形态 ,并不等同于“宋学”。近世史学家与哲学家称道学为“新儒学”、“新儒家”,史学家认为“新儒学”的产生及传衍 ,如佛出现于世一样 ,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一大事因缘”;哲学家无论是自号“新理学”的冯友兰 ,还是诸多所谓“现代新儒家”,均不满足于“照着”道学讲的哲学史叙述方法 ,而是借助道学史料 ,运用西方传入的哲学方法 ,把道学研究推向了“中西会通”的中国哲学创作阶段。现代社会可以有多元的道学研究 ,而不可能形成一元的所谓“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293.
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伦敦百灵顿大屋举办了"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是我国文化珍宝在海外的首次大型展出,也是皇家珍品自清政府瓦解后在公众前的首次集中亮相。该展览由英方发起,中国政府响应,参展艺术品主要从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中央研究院及部分地方博物馆选出,还加入流散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物,最终共计送展3080件,其中包括大量书画、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稀世珍宝。伴随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国际展览会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并开启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艺术研究的新阶段。但是,此次展览也反映出东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及中英国力差距等问题。值此展览会八十周年之际,本研究既对该展览会做出回顾及反思,同时也望给当下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294.
俄罗斯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亲密邻邦,历来重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和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热情与力度尽管不如当年,但依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汉学——文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俄罗斯圣彼得堡2003年出版《上海人——中国作家作品集》、莫斯科2005年出版《中国文学史指南》,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2004年编辑出版《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远东文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从中可见近年来俄罗斯汉学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295.
从清初到乾嘉时期,学术风气由理学独尊转变为普遍宗汉,"汉学"观念随之产生.惠栋第一个打出"汉学"旗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汉学师承记>进一步明确了"汉学"观念的内涵,并加以理论概括.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有不少人对"汉学"之名提出了质疑.而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看,"汉学"之说实际上暴露了古人方法论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296.
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考据学全盛,形成了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出现及乾嘉汉学的繁荣,一方面受政治、社会、文化等外缘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合力促成了乾嘉汉学的特盛。  相似文献   
297.
298.
299.
本文介绍19世纪50年代至2019年期间,欧美地区学者用英文发表的中国宝卷研究、翻译成果以及学术书评。通过评介不同时期欧美地区的中国宝卷研究,整理回顾中国宝卷研究在欧美学界的发展历程;梳理海外中国宝卷研究中的代表性议题;聚焦欧美地区宝卷研究与文学、音乐、宗教、社会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互动发展及多重研究视角;汇总近期相关研究学者与团体的学术研究动态;总结欧美英语学界关于中国宝卷研究的范式及发展趋势,为中国宝卷研究者的相关工作提供文献、资讯参考及可资借鉴的方法与视野。  相似文献   
300.
张海涛 《现代语文》2007,(1):116-116
"请跟我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高考补习班林立的韩国首尔江南区大峙三洞里,韩国人见缝插针似地成立了供大人学习的晚间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