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1901年,位于纽约的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竟然开设了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文化与汉学的"讲座"。在那时候,西方列强虽然垂涎中国的财富和疆土,但是对于东方非基督教的落后文化,是持鄙视态度的,要让西方国家主动去研究他们的"劣等"文化是何等的"屈尊"?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大学为何愿意如此"屈尊"呢?所有这一切,是一个当时被称为"猪仔"的华人劳工推动的,他拿出终身积蓄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希望他们开设汉学讲座,哥伦比亚大学一开始对此嗤之以鼻,但最终为这位华人劳工的诚恳和高尚所折服,这个汉学讲座不仅开设了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存在至今,  相似文献   
72.
亲爱的朋友     
张达明 《知识窗》2013,(2):25-25
马悦然先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对于这位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的88岁老人.莫言历来非常尊敬.总是称他为“亲爱的朋友”。当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便有人开始“追查”他和马悦然的亲密关系。对此.莫言总是淡然一笑.不做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73.
上个世纪90年代,海外汉学界围绕着北岛诗歌的英译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其实就是第三世界文学在国际文学市场中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政治和伦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从中心立场出发,宇文所安虽然预言了全球资本在向更恶劣方向发展,但忽视了第三世界文学书写当代经验的正当性;奚密、周蕾等海外华裔学人熟练运用理论揭示了西方话语的矛盾性,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伦理诉求,但其有意识选择边缘地位的立场无法引爆第三世界文学的政治动能。后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世界想象和文学未来。论辩各方对翻译的遗忘显示出重新认识翻译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文学和理论的政治和伦理力量来自从更大的空间书写和表述中国经验,为人类和地球寻找逃离人类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最望是晚清的一位学者,汉宋学兼采,不专主一家。他对汉学和宋学都有所继承和批判。汉学、宋学于他都是为了拿来挽救当时破致不堪的社会。本文斌就截望的汉学和宋学做一简单梳理,从中体会戴望用学术来经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75.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外关于中国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众多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但是关于日本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命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从古至今日本对中国研究的演变的分析,可以将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明治维新为分水岭,分别命名为"汉学"和"中国学"。  相似文献   
76.
荀子系先秦儒学之殿军,其学无所不窥,举凡政治、军事、社会、教育、经济、知识、名理、心性及人生等皆有其个人之弘识,然要之,以“礼”为依归。由《荀子》一书中,随处可见荀子行文虽长篇大论,然皆有条不紊,且其立论时,多有严密之推理,其中,尤以性恶说之论证,最为明显。由于性恶说乃荀子之主要学说,故荀子即透过层层严密之论证来建立此论,以期性恶说能为世人所接受且信服。荀子性恶说之论证主要集中于《性恶》篇中,而荀子学说中最著名的即是性恶之主张。有关苟子之研究,中文学界之研究成果极为丰硕,而美国汉学界亦已作出极为可喜之成绩。虽然,荀子以主张性恶著称,然而,吾人发现,中、外学者在性恶之某些议题上之观点,却颇为分歧,其中,所涉及之荀题有:荀子“性恶说”之意义及定位等。依此,本文旨在针对中、外学者所提出的一些与苟子“性恶说”之相关议题,予以分析、诠释,其目的在于厘清中、外学者在《荀子》思想中所发现之问题,并希望借此能对荀子之学说有更确切之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77.
在翻译活动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和回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结合《明代名人传记》的翻译实践,探讨汉学论著回译中译名的约定俗成性和统一性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专名回译过程中的文化还原问题。  相似文献   
78.
汉学主义是知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它普遍存在于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国译论的构建作为一种知识生产行为自然也难逃其影响。对西方译论的盲目崇拜和对古代译论的追捧是汉学主义在中国译论构建中的主要体现。这两种行为一时间给中国译论的构建带来了虚假的繁荣,但是从长远而言,这种繁荣无法持续,并将彻底消解中国译论。因此,在中国译论构建中解构汉学主义势在必行。基于翻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是中国译论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李付兴  马增敏 《晋图学刊》2013,(1):72-74,79
杨以增是清代道咸时期的著名藏书家,他在学术上主张以汉学为主、会通汉宋,在藏书上则经史并重,重视珍善本的收藏,并刊刻了大量书籍,用广其传。其治学和藏书思想的形成,是与当时的学术环境、学术潮流的转换密不可分的,经历了一个由服膺北海到会通汉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0.
铃未虎雄的<骈文史序说>是一部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日本汉学著作,他讨论了骈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对骈文的意义及其包括的范围,对骈文应具备的条件,对骈散合一说作了详细的辨析、厘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