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942-1943年,中原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灾荒。接踵而来的旱、蝗、水灾,让河南人民陷入凄惨的境地,更让沦陷区的百姓濒于死亡的边缘。日伪政权为了收买人心,稳定统治,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也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残酷的战争政策、巨大的战争消耗以及罪恶的侵略本质,决定了日伪不会也不可能进行全力救济,致使救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终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2.
《荒箸略》是明代刘世教的一部著作,内容专写救荒。书中体现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灾荒对灾民和国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官府救灾的必要性,阐述了由富户捐输、商人出资输赈、卖官集资、罪犯赎刑等民间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73.
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随着气候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当地的环境的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切最终都在灾害所导致的灾荒中严重的危害到了当地百姓生命财产.本文对近代以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灾荒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通过分期可以清楚的发现其中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4.
在出任山东黄县知县期间,李蕃大力整顿县政.一方面,他围绕均赋减役、谋野便民、赈济灾荒、治土劝桑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改变了黄县经济凋敝、百姓流亡的局面;另一方面,他积极平息讼狱、整顿治安,并努力振兴教育、更易风尚,这些努力推动了该地在吏治、刑狱、教育和风俗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5.
有清一代,山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导致粮价短期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扰动了社会秩序。除了国家常规赈济之外,地方绅民多方筹度,与水旱灾害进行艰苦抗争,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历经灾荒的洗礼,地方民众累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和应对举措,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官方制度化倾向的民间多元的赈灾体系。  相似文献   
76.
电影《一九四二》,为我们讲述了1942年河南省发生的那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荒,揭开了这段长期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历史的言说,虽然由于禁忌或其他原因,所揭示的事实不足历史真实的百分之一,其中还有很多失实、噱头和有欠公允的评判,但是它最大的功劳应该是警醒国人沉睡的记忆,去探究、钩沉、搜集、整理和抢救那段历史,那段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7.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国家和地方官员的倡导和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荒箸略》是明代刘世教的一部著作,内容专写救荒.书中体现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灾荒对灾民和国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官府救灾的必要性,阐述了由富户捐输、商人出资输赈、卖官集资、罪犯赎刑等民间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79.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与农村社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安徽灾荒严重。无年不灾,多灾并发,危害面广,是这一时期灾况的基本特征。灾荒使民众的生命财产及农业生产遭到了巨大损失和破坏,民众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80.
1876年至1879年间的山西“丁戊奇荒”是中国历史上特大灾荒之一。对此清政府多方筹措,采取了赈粮、赈款、蠲免、严惩赈灾不力官员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财政拮据,交通不便,有限的赈粮不能及时到达灾民手中,况且吏治腐朽,胥吏中饱,赈济效果极其有限。而民间多种方式的义赈起了相当作用,西方热心人士还亲临灾区参与救灾。在政府、民间及国际友人努力下,山西人民渡过这场劫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