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顾夏 《中学生百科》2012,(17):26-28
在《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等篇章中记载了英雄摩西的事迹以及言行。他是犹太民族一位睿智的先知、军事领袖、行政长官和先行者。这位希伯来人的英雄与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个性截然不同,相较于叛逆、勇敢、乐于冒险、极具个体意识、张狂不羁的阿喀琉斯,  相似文献   
22.
犹太教的月经禁忌起源于《圣经》时代,《利未记》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并禁止任何不洁之人进入圣殿或者触摸圣物。当圣殿被毁以后,月经禁忌的侧重点则由禁止触摸圣物转为对夫妻之间性生活的严格规范。基督教的“安产感恩礼拜”仪式源于犹太教,但是中世纪的教会反复地宣称,举行这种仪式不是为了洁净,而是对主的感恩和对玛利亚的追随。这种认识上的不同,体现了两种宗教对待身体、性和婚姻的不同态度,是我们分析犹太妇女和基督教妇女地位异同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3.
简悦 《外国语文》2021,(3):52-57
《晃来晃去的人》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二战期间芝加哥犹太青年约瑟夫入伍前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生活.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芝加哥城市社会空间以及犹太移民的家庭生活空间书写,揭示犹太移民在反犹主义浪潮以及犹太教日渐式微现实的双重作用下,所遭受的身份危机,表达出"...  相似文献   
24.
这天,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问我:巴黎圣母院为什么不是犹太教的教堂?我听后很纳闷:“课本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大的天主教堂.又怎么会是犹太教的教堂?”她却指着课本说:“巴黎圣母院的三个拱门上雕有28位犹太和以色列国王的塑像.天主教堂为什么会有犹太和以色列国王的塑像?”我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25.
晓泉今天听到一个新名词“割礼”,一进家门就跃到爸爸身边,希望爸爸尽快解答。爸爸是个外科医生,更是晓泉的朋友。爸爸很有兴致地讲了起来。这是穆斯林教和犹太教的一种宗教礼节,在男孩子ll、12岁时,将他们的包皮切掉。  相似文献   
26.
天堂与地狱     
一天,一位贤明的犹太教经师来到上帝面前,说:主啊,我有一个问题,我的学生问我怎样区分天堂与地狱。两者我都不熟悉,因此我无法解答。你能帮助我吗?""当然,我的朋友,跟我来!"上帝牵着经师的手,领他走进一个大厅。大厅中央燃烧着一堆火,  相似文献   
27.
从现在发表的弗洛伊德著作中可以看到,弗洛伊德对摩西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方面是从美学与艺术学,另一个是宗教学与宗教史、伦理学和心理。作为前者,他主要是依据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对其做出了细腻和精到的分析;作为后者,他主要考证了摩西名字的来源、出生和成长背景,摩西与犹太教的创立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两个方面问题的分析,弗洛伊德实现了通过分析摩西来批判宗教的目的,不仅如此,他对摩西的研究不只包含着对犹太教的批判,也包含着对基督教及一般宗教的批判。这一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关注人和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28.
《考试》2010,(4)
English culture is a part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language cannot be learned without some knowledge of the culture behind it. Further,European culture itself is a part of world culture.Some knowledge of  相似文献   
29.
《中图法》四版宗教类目修订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施特劳斯选择色诺芬大致有三方面的考虑:避免直接冲击犹太教;色诺芬与苏格拉底问题有关;色诺芬作为隐微写作的典范。施特劳斯没有明说色诺芬如何与苏格拉底问题有关——倘若抛开策略上的因素,苏格拉底问题是否才是施特劳斯钟情于色诺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