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9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子晨 《中文自修》2006,(1):56-56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两句绝佳的写景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弃官归隐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脱离世俗尘网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但其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作“望”,那么,对全诗的意境而言,究竟是用“见”好,还是用“望”好呢宁我们不妨结合这两个字的本义采加以剖析,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12.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探寻发展素质教育的校本化路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创建行知农场,打造物态化田园空间,开发出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以课程的方式践行生活教育,架构起知识学习与生活教育的桥梁。在儿童行知田园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试点先行,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借助外力组建专业团队等措施,建构起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学习的空间与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3.
讨论山水诗,首先应该明确关于它的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王瑶先生在《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这篇文章中曾言:“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并不是诗人们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认识的变迁,而只是一种导体,一种题材的变迁。”这个观点里面隐含着对山水诗的界定,即以山水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这种较为宽泛的定义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比如袁行霈在其《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中讲道:“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也主…  相似文献   
114.
以中国古代的"诗言志"与"诗缘情"两说作为立论的基础,着重分析王绩诗中的两大意象,以此为切入点,揭开诗人的真正面纱,展示其丰富而又矛盾的性格特征、徘徊不定的人生抉择以及扑朔迷离的人生经历,最后分析这些形成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15.
我们庞各庄二小位于美丽的永定河畔,闻名的中国西瓜之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作为一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面对农村教育出现的明显“城市取向”,我常常想:我们是不是也要随波逐流.想尽办法去朝着城市方向跑呢?偶然间我看了《光明日报》“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一文,“蜜蜂与苍蝇”的启示。使我眼前一亮:苍蝇之所以找到出口  相似文献   
116.
乐亭大鼓历史悠久,自古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一带,富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乐亭大鼓经过数代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提高,造就了乐亭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曲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乐亭大鼓的研究来分别介绍其形成与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7.
"梦游"在中国古代多表现为"游仙诗"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绘画题材则出现于宋代。一方面无疑受到宋代绘画"以诗入画"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李白诗歌在宋代被世人推崇,其游仙诗对"梦游"绘画题材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雷辉 《现代语文》2007,(12):29-30
陶渊明回归田园是为离苦得乐,这苦就是所求不得之苦和与亲人离别之苦。离苦的办法就是弃官回家。回家之后他的确享受到了亲情、琴书、农耕和山水等至乐。但是,尽管有如此至乐,他仍然面临人生之"死"这个大问题。他面对"死",看似发出无可奈何或顺其自然的宽慰之词,但其实是道家(庄子)的自然主义生死观的流露。于是他的修道,可谓之"田园牧歌式"的修道。  相似文献   
119.
《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完成的一部作品,寄托了作者对于爱和美的理解。湘西明净秀丽的风光、淳朴的人性、纯沽的爱情在经过沈先生十几年回忆的酝酿发酵,由他灵动的笔娓娓道出,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静美。教授这篇课文时,文中风情之美风俗之美人性之美,祖孙之情手足之情纯朴之爱,学生很容易能感受到。往探处讲边城人内心的孤寂、命运的偶然与必然、民族道德的重建等,学生也能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0.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一位广受读者欢迎的美国诗人,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且主要是从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题材,并由此对人生的奥秘进行了探索和提示。《没有选择的路》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风格和题材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