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99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82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只有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做完一些事情。若一颗心放出去,面对那么多参照物,以及纷乱选择,还有众多标准和概念的干扰,该如何走路大概都是问题。  相似文献   
142.
《考试周刊》2019,(31):2-3
新课程理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相信学生、给学生不断创造机会让他们"动"起来,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只有学会"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自己走路"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3.
人们做任何事情,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习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因",读懂自己,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要求和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4.
孙道荣 《新读写》2011,(10):12-12
一场讲座。大师说,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是你无法做到的。——你无法用自己的舌头舔到自己的胳膊肘。大师话音刚落,人们纷纷卷起衣袖,抬起胳臂,弯下头,伸出舌头,努力地舔自己的胳膊肘。够啊够,够不着。再换一只胳臂,张牙舞爪,龇牙咧嘴,够啊够,还是够不着。  相似文献   
145.
徐慧聪 《现代语文》2011,(3):106-109
案例的背景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以专题或模块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教化功能,作品的人文精神,作品隐含的恢弘壮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6.
苏格拉底哲学是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的研究价值在于苏格拉底哲学内容本身。该文从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基本的哲学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出发,确认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详细论述了苏格拉底哲学本体的转向、道德哲学和他的诘问艺术。通过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论述来说明它在哲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标明为什么苏格拉底哲学会成为古希腊哲学史的分水岭。文中最后一部分主要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进行了评价。也具体通过事实来说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对于现实生活上的指导上也是宝贵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47.
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教材、教具等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的工具,而是应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8.
梅艳秀 《成才之路》2011,(26):15-15
摘要:听自己的课是诸多听课形式中最特别的一种,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与听别人的课不同,听自己的课可重点关注教学语言、教态、驾驭课堂的能力等方面,还要和自己的教案结合起来,并经常与别人的优质课相互比较。听自己的课,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身份观听自己的课堂,并认真分析、反思一节课的得失,可使以后的教学“扬长纠短”,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49.
《留学生》2011,(9):34-35
主持语:世界上公认的大国,需要国内外一致的认可,一个受国际社会尊重的大国也一定是善待自己人民的国家。正如古人所言,格物、致知、减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后,才谈得上“平天下”。中国如何与世界交往,如何下好当前这盘大国棋局,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如何看自己。国人的大国情结,向来是两种民族心理的混合物:一是对过去辉煌历史的依稀缅怀,二是对近代受侵略历史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一度是弱者,现在尚未成为真正的强者,在这个过渡阶段呈现出来的是外部崛起和内部转型的反差,国民的集体精神世界还有待成熟,民族集体精神世界深处的一些盲点还有待清理……真正的强者,在于思想、精神的强大。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