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朱保林 《中学文科》2007,(10):132-132
糊名制又称“弥封”制,即在各级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及考官判定的等第部分用纸糊起来或者裁去,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视为作弊。糊名法创立于武则天即位初年,但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糊名制开始实行于殿试,史载:“将作监蒲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许之。”省糊名制开始于1008年,礼部侍郎周起,“患难贡举不公”奏请糊名法用于省试,被宋真宗采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兵后出郭     
俯仰[2]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3]烟空。城角[4]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5],又满阖闾宫[6]。【注释】[1]高启,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应召撰修《元史》,授翰林编修。又擢户部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后因为苏州知府魏观作《上梁文》一事,获罪腰斩。高启博学工诗,天才高逸,为"吴中四杰"之一,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  相似文献   
33.
门克新的生平根据现有文献的记述,大致以入朝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六个时期:第一阶段在家乡读书启蒙,设学授徒,以儒士身份被荐为秦州州学训导,因功闻名乡里;第二阶段,以秦州学官身份入觐,偶然机会,得到朱元璋赏识,出任从六品的左赞善一职,奉命参加修订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的《书传会选》,奉诏题记《长江万里图》,赞美祖国河山,颂扬皇恩浩荡,展示了自己忠于皇帝的仁智者的情怀。任礼部尚书不久病卒,朱元璋亲撰祭文,兵部尚书茹埔、刘三吾亦有悼念文字。  相似文献   
34.
万波 《收藏》2015,(3):40-41
曹秀先(1708~1784年),字恒所,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江西新建人,清代名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自幼聪慧过人,十岁时即通晓四书五经、精熟格律诗词。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世宗实录》馆编修官等职,后擢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又先后任工部、户部、吏部侍郎。乾隆三十六年晋礼部尚书。受命在上书房总师傅行走,成为帝师。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特赐"紫禁城骑马"。曹秀先为官清廉,人称"诚敬勤慎",深得  相似文献   
35.
36.
当今研究者多认为独孤及曾任郑县尉和吏部员外郎。通过考证 ,笔者认为独孤及一生中并未担任这两种职务  相似文献   
37.
沈荃(1624-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人。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  相似文献   
38.
王甫松 《寻根》2022,(1):76-81
北宋睢阳王氏,即以礼部侍郎、"睢阳五老"之一王涣,翰林学士、学者王洙,参知政事、目录学家王尧臣,藏书家王钦臣等为代表,长期活跃在北宋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世家大族,因居住在砀山、虞城、宋城等地(古称睢阳),而自称睢阳王氏.但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的家族记载中,对于其始迁祖只有官职没有名讳,本文即对睢阳王氏始迁祖名讳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39.
40.
赵志伟 《教师博览》2013,(12):56-57
<正>状元,这个名称其实很复杂。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称为殿元。按唐朝制度,凡赴礼部试者都须"投状",故列第一名者也叫状元,也叫状头。但宋时除第一名外,第二、三名也可称状元,宋俗称"一甲三名"。唐宋两代考进士须上京城赶考,由尚书省礼部组织考,所以也称"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