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今年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逝世40周年。40年前的1972年2月15日,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次日,毛泽东发去唁电:"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这是毛泽东对老朋友斯诺一生的极为重要的评价,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对斯诺的最高奖赏,可见斯诺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2.
情景:罗伯特·福斯特是一名中层管理者,他被老板丽莎·杰拉德叫到了办公室,心里预感老板有什么坏消息要告诉他。  相似文献   
103.
徐定喜  李凌 《文教资料》2009,(32):18-19
约瑟夫·康拉德的许多短篇小说描写了欧洲人与非欧洲人的交往.这些非欧洲人被描绘成了“他者”的形象。然而,在短篇小说《艾米·福斯特》和《罗曼亲王》里,两个本属于“他者”的人物却博得了康拉德的同情.这其实体现了康拉德作为“他者”的双重性。本文通过分析康拉德的两个短篇小说来说明康拉德“他者”特性是如何通过这两个短篇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4.
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常被看成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力作。然而在对其反殖意义的普遍认同下,小说中的殖民话语和意识却不容忽视。通过讨论福斯特在“欧洲中心论”盛行下他所持的立场,以及解读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和对故事情节的安排,揭示该小说的殖民倾向。  相似文献   
105.
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普洛沃,1997年1月11日逝世,享年八十九岁。1931年8月海伦·斯诺从西雅图搭“林肯总统号”邮轮到上海,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秘书,邂逅埃德加·斯诺,并于1932年末结为伉俪。1933年春,斯诺夫妇来到北平安家,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其间,他们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很多青年学生常到他们家聚会和议论时政,曾多次帮助进步人士避难。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回来,  相似文献   
106.
闫静 《湖北档案》2005,(1):22-23
美国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美国计算网格项目的领导人伊恩&;#183;福斯特在1998年出版的《网格——未来计算结构的蓝图》一书中对网格进行了定义:网格是构筑在internet上的一组新型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与普通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07.
阿欣 《知识窗》2007,(8):30-31
2007年2月11日.对于有317年建校历史的美目哈佛大学来说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女教授、历史学家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正式被任命为该校第28任校长.结束了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校以来男性校长统天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8.
福斯特的代表作《霍华德庄园》被称为一部"找家"的书。批评界主要从联结观、生态主义及焦虑主题等角度分析这部作品,而对镶嵌于文本中的共同体意识多有忽视。小说通过对当时社会共同体意识缺位的描写,折射出对共同体的思考和憧憬。在作者福斯特看来,传统的延续、个体的心智培育等都是有利于建构共同体的重要因素。由此这部"找家"的书追寻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家园",而是探寻一个具有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家园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9.
“哈佛必须对所有校友以及更广阔的世界负责。”5月下旬的波士顿艳阳高照,福斯特照例在哈佛纪念教堂向校友会作一年一度的汇报演讲。作为哈佛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位女校长,这一天,她送走了2007年她入职时进校的新生。今年,恰逢哈佛大学建校375周年,一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这次演讲发生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对于福斯特来说也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小说《印度之行》中的穆尔夫人是作者福斯特心目中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文章通过她的印度之旅,尤其是在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里的经历,使得她单纯的基督教观念有所改变,她甚至对自己一直信仰的博爱的上帝产生了怀疑。间接反映了当时以福斯特为代表的一代作家巨大的信仰危机,也促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真正的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