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收藏》2011,(6):136
2011年4月24日,由北京道东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入古出新——马子恺古篆书法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见心会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马子恺近期创作的40余幅书法新作,  相似文献   
32.
叶柏光 《收藏界》2011,(1):80-80
2009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笔者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购得一枚"圣宋通宝"篆书背横写"当五"钱。当时只是感觉此钱很少见,而且这枚钱币的篆书字体十分美观大方,看着令人视觉很舒适。  相似文献   
33.
关汉亨 《收藏》2001,(9):28-29
中华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铸币的种类及其版别极为繁杂,仅各朝铸币中之珍稀名品,粗略估计亦有数百上千种之多。这些珍泉历经沧桑而流传不绝。其中不少在湮没多年后,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再被发现,例如晋半小直刀、国宝金匮直万、大齐通宝、大泉五千、永乐通宝背三钱、九叠篆皇宋通宝、篆书建国通宝及淳化御赐精银等等。这些稀世珍钱,试问世间能有几回见?  相似文献   
34.
《中国编辑》2004,(3):27-27
  相似文献   
35.
1940年8月1日,年仅23岁的上海美专毕业生李英举办了黑沙骆洋画作品展。他在回答访客问为什么起这么一个怪诞的笔名时,说:我就是有意……让别人比较容易认识。而在同一天同一座建筑中,邓散木的  相似文献   
36.
清代篆书大家邓石如以隶书笔法写篆书,使隶书的意味贯穿于篆书的起笔、收笔、运笔、转折、章法之中。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清代碑学思潮、个人经历、纯熟的篆刻技法、书写工具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7.
篆书之核心在于笔画线质,篆书笔法的核心在于行笔。清人刘熙载论及篆书笔法时提出"?笔"一词,纠正篆书书写时易出现的"急躁"与"松弛"之弊病。"?笔"不是简单的快速书写,而是与"疾涩"对立统一的行笔方法,应将"疾涩"与"迟速"分开对待。刘熙载提出的这种行笔法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亦有其局限性,应当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38.
老绵 《收藏界》2013,(1):108-111
读《收藏界》2012年第8期所载《识者为宝物,不识为废物——评述一枚独特的印章》,文章写道:“我收藏的这枚印章(图1、2)。……初见它时,只过了一下手,瞟了一眼就放下了,没觉察到它的好处!后来我刻苦学习钻研了400多枚印章图案和资料,抄录了明清以来的400多位冶印大师的姓名和字号,同时也断断续续地购买了20多枚印章,啃了几本厚厚的篆书大字典,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的特征藏于心间…慢慢地便有了一些有关印材、印文、篆刻、名家等常识。不料九个月之后,我却又碰上了这枚由‘福厂’刻治的印章。人还是那个人,章还是那枚章,我惊喜之际,决定马上把它买下来。卖家不知是个宝,他喊700元,我给他650元,便成交了a学到了知识便有了收获。”  相似文献   
39.
《河北科技图苑》杂志刊标,系参照原"北图新馆徽"设计的,由艺术变形的篆书汉字"图苑"组成。"苑"字是主体,变形为"门"字,既象征知识的大门,也象征知识的园地;"图"  相似文献   
40.
3.印象的临摹 印象的临摹,是在准确的临摹和分析的临摹达到相当程度后方可进入的阶段。进入印象的临摹,首先完成的是角色转换。也就是说,在学习立场上转变观念,即从一般的以字帖为基准、主体屈从于客体的立场,转变为以个人感觉为基准、主体自由分配客体的立场;由过去临摹的以规矩、法则为主,转变为以自我的感觉为主。当然,此时的自我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