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93篇
科学研究   199篇
各国文化   45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分析了《榆树下的欲望》中主要人物,埃比、埃本及老卡伯特的性格刻划及心理活动,对他们的悲剧命运做了阐述和解释,揭示出了剧作家奥尼尔的创作意图,并且追溯了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奥尼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从人性的一面———自私个性的角度出发 ,剖析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的自私性格 ,对《呼啸山庄》的主题提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它是对党在新时期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所作出的新的诠释 ,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历史责任的全面概括。“三个代表”是一个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的整体。先进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是基础 ,先进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反映。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分别明确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所担负的领导责任 ,而且明确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程度目标。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则是贯穿上述两个代表之中且是上述两个…  相似文献   
5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治制度体现的全新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关于政党制度的理论、关于政党关系的理论以及关于党派合作形式的理论,解决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未曾面临和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经典物理学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开始的,当时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赞成哥白尼学说的人主张地球在运动,维护亚里土多德——托勒密体系的人则主张地静说。地静派有一条反对地动说的强硬理由:如果地球是在高速地运动,为什么在地面上的人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这的确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6.
在中国社会里,佛教伦理、道家学说和儒学思想可喻为根植于中国民间的"三大福音",它们汇集构成了动物保护伦理的理论脉络.截至西方动物解放运动兴起之前,在这三大福音思想影响下,国人对待动物的思想和态度不仅相比西方仁慈多了,而且使得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国度更加彰显文明.  相似文献   
57.
三国时期儒家崇礼、尚德、民本、孝悌、节俭等讲求实用,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思想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求和存异、儒法融通。儒家思想和学说经过了从繁琐无用到师古实用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学说自我调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小说巨大文学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说主人公杰伊.盖茨比的成功塑造,笔者应用心理分析方法对作品的人物、主题、情节、作者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5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共20分,每小题5分)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朱熹就曾说过:老子心最毒,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事实上,老子和庄子从来都没有把不争当作取胜的手段,在他们那里,不争不是  相似文献   
60.
任宏斌 《文教资料》2011,(18):73-74
本文论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油画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