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4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以新媒体时代紫砂文化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新扩散理论视角,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紫砂文化传播现状及扩散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紫砂文化扩散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科学的生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口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历代宜兴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异彩,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提供了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让我们不断深入地进行紫砂陶的科学研究,探索奥妙.紫砂工匠们推陈出新,紫砂茶壶已经超越了茶壶本身的功能,早巳上升至文化的高度,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3.
古人的紫砂传世之作一般都重设计功能而反对无谓装饰,追求的是器完而不饰质真而朴素的创作设计理念和审美志趣。紫砂的本质就是简朴无华,素静端庄,洁净深沉,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种承袭,一种审美观念的光大,一种紫砂本质的正宗祖法与精神所在。人的审美主要在于是否能发觉事物美的规律,真正能发现美的规律的人从不妄自造作,而是让自己遵循美的规律,正所谓取  相似文献   
104.
《收藏界》2013,(6):14-15
吴亚平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陶瓷工艺美术名人生于一九四零年,一九五六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一九五八年从师顾景舟大师,蒙其耳提面命悉心指导,深得真传,从艺五十多年来,坚持以传统筑基,执着于继承与创新并重之不懈求索,对  相似文献   
105.
潘春芳 《收藏界》2013,(7):46-52
关于明清宫廷紫砂,笔者早在1963年的上半年就有过零距离的接触。当时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求学,学制五年的本科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三月的一天,时任"陶器工作室"的专业教师张守智老师找到我,要我协助他进行"宜兴紫砂造型"的专题研究,因为我有入学前在宜兴紫砂厂四年  相似文献   
106.
魏伟 《收藏界》2013,(5):63-64
近些年,紫砂壶这种传统的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被推崇、被热卖,体现了现代都市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追求。但是,紫砂壶并不是紫砂艺术的全部。几百年来尤其是近现代,有相当多的紫砂艺人试图进一步开拓紫砂艺术的视野,创制了一些艺术水准与紫砂壶一样甚至更高的陈设器,这些艺术品  相似文献   
107.
展·讯     
《收藏》2013,(7):160-161
黄宾虹山水画特展2013年1月30日至4月30日合肥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黄宾虹,中国近现代画坛一代宗师,山水画美学理论发展的开拓者。他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两种时代,其思考和实践有着深刻的世纪变革的印记。安徽博物院新馆的此次展览,精选40幅山水精品,为观众提供一次鉴赏黄宾虹早期山水画风格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108.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3,(3):5-5
全国电视文化节目合作会在宜举行 为进一步扩大宜兴紫砂的影响力,提升宜兴城市知名度,加强电视文化节目的互动合作,宜兴台在邀请全国陶瓷产区多家电视媒体前来报道第七届陶瓷文化艺术节的同时,首次作为东道主举办了“全国电视文化节目交流协作网合作会”。全国电视文化节目交流协作网于2010年成立,目前已有全国省、市、县级37家电视台作为成员加入。宜兴台作为常任理事台,承办了本次合作会。  相似文献   
109.
《收藏》2006,(1):161-161
由天津福信拍卖有限公司与天津华北茶叶城大地茶业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国粹紫砂”大师精品展暨精品拍卖会,于2006年1月6日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28号水晶宫饭店举行,1月2~5日预展,提供作品的9位紫砂大师亲临现场。  相似文献   
110.
《收藏》2007,(1):196-196
用细如发丝的染色竹丝镶于紫檀木门窗框中,这一宫廷装饰绝技始创于乾隆晚期,并永久“沉睡”于故宫,从未流传至民间。2005年,鸿运斋与中国竹艺大师何福礼双双中标故宫倦勤斋(乾隆帝晚年书房)大修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