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宋代河内向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联姻对象众多。本文将其分为三类:皇室:大官僚家族;进士及有官身者。同时,文章对其作了介绍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河内向氏是很注重门第的。  相似文献   
12.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广东省高考现代文必考的一种文本,与选考相区别的是,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鉴赏阅读,而论述类必考属于信息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对此考查的相应能力层级为B、C(理解与分析综合),简而言之,主观题得分点基本都可来自于文本中的关键信息。鉴于此,我们往往认为这部分比选考相对简单,耗时也较少,应当成为语文试卷上保分的题型,但事实上,  相似文献   
13.
1944年晋察冀边区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这部《毛泽东选集》立意高远,理论性与现实性紧密结合,选文精粹,主题鲜明,集中体现了当时毛泽东思想的精华,体例严谨,分卷科学,反映了编辑出版者高度的政治觉悟及高超的编辑艺术.  相似文献   
14.
15.
"先秦楚人尚武"考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先秦时期楚国国君、楚臣、士庶百姓的尚武精神和军事体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先秦楚人天性劲勇、尚武、喜战、乐斗;楚君是尚武精神的提倡者、培植者和典型的示范者;楚臣如其君,是楚国军事体育训练和军事体育事务的全面承担者,同时又是经军重武、骁勇善战者.荆楚地区独特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战争、动乱的特定历史条件是楚人尚武的根本原因.楚人尚武,气质刚勇,勇武爱国,乐战轻死的民族性格,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荆楚地区民族体育风格.  相似文献   
16.
《文渊阁四库全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记载是矛盾的,一为杨慎,一为周复俊。笔者从二人的《全蜀艺文志序》、二人与嘉靖《四川总志》的关系、《全蜀艺文志》的版本和后人对该书的著录情况等方面,对《全蜀艺文志》编者进行考论,认为杨慎是《全蜀艺文志》初编者,周复俊是重编者,《全蜀艺文志》刊本的编者题杨慎,题周复俊编的只有钞本。题周复俊为编者是从《四库全书》开始的。并辨析了《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目录书对《全蜀艺文志》编者的著录。  相似文献   
17.
西汉八校尉是武帝时设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在内镇守京师,出外对敌作战,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涉及八校尉的史料也十分匮乏。众多学者对八校尉的设置目的及其归属问题,各家诠释各不相同。细考史料,八校尉设置的目的是用于对外作战。它是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不隶属于任何部队,直接听命于皇帝。  相似文献   
18.
李占祥 《现代语文》2014,(4):154-156
2013年全国高考中,甘肃省首次使用新课标卷(甲),我们应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这样可以指导今后的复习工作。在高三复习阶段,如能对历届试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可以管中窥豹,知一斑而推及其余,从而辟出一条更便捷更有效的高考复习之路来。就语文而言,2013年新课标卷(甲)在试题的命制上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而教师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研究,会帮助考生举一反三,尽快掌握解题技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晚唐五代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对研究福建及武夷茶文化早期历史极具文献价值。诗中的"地仙"所指,学界大多释为"作者自指",也有学者推测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是"一种祭祀茶神的仪式,所祭或为陆羽否?"其实,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句,确为一种祭茶仪式,只不过所祭的"地仙"并非"陆羽",而应为武夷仙人"武夷君"。  相似文献   
20.
李小成的<文中子考论>选题立意新颖,重点考察了王通的弟子,分析了王通新儒学出现的背景,对<元经>真伪展开辨析,对常为学人所忽略和回避的<续六经>也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