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董梁 《新读写》2013,(10):56-57
淡黄色的耶路撒冷石是不朽的,整座城市成为一座活化石,在这里没有旧城改造的概念,我的猜想是,城市规划也几乎都是通过战争冲突的形式来完成的。比如最近的一次城市规划就是2003年开始在冲突中修建起来的隔离墙,  相似文献   
42.
陈仓 《学习之友》2013,(1):51-52
《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和《板权主义的起源》是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反思纳粹暴政的两部名著。阿伦特对“恶之平庸”,以及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败坏有极高的见解。  相似文献   
43.
耶路撒冷,由于女儿的一次生病,我体验了一把以色列急救系统的高效与便捷。 一天早上,刚睡醒的女儿躺在床上揉了一把鼻子,一行鲜红的血顺势流出了鼻孔。我和老婆一边试图用纸巾堵住她的鼻孔止血,一边抱起她冲进浴室,想把她胸前的血迹洗掉,可是血流不止,越洗越吓人。孩子的哭声因为父母的笨拙越来越大,在哗啦哗啦的水流声中显得更加响亮。  相似文献   
4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成千上万的欧洲犹太人响应复国运动的号召,相继投奔巴勒斯坦,并期待在圣经所述的祖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强烈的建国愿望不仅让他们与周围的阿拉伯人摩擦不断,更使自1920年起托管此地的英国成为邪恶的占领者和头号公敌。地下武装活跃,破坏活动和暗杀事件层出不穷。十二岁的犹太少年梦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阿摩斯·奥兹的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以这少年的口吻,追忆了风云激荡的1947年之夏。主人公身为一个爱读书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45.
交缠的圣地     
终于又回到了耶路撒冷。 谢天谢地,没有一块车牌的车队行驶了大半个军警重重的以色列,竟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相似文献   
46.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9,(34):18-19
虔诚者 9月4日,巴勒斯坦穆斯林信徒冲过以色列西岸检查站。进入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做斋月祈祷。  相似文献   
47.
耶路撒冷的商业区,“和平”成了最受欢迎的生意。一家没有名字的T恤店,门口并排陈列两件T恤,上面分别印着阿拉法特和拉宾的头像。  相似文献   
48.
众所周知,中东的耶路撒冷不仅是犹太教的“圣城”,还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对于基督徒,这里是耶稣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而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神秘夜行至此,并从这里升人天国。耶路撒冷见证了同样发源于中东地区的具有亲缘性的三大一神教的虔敬与热诚,更见证了一神教们基于真理独占情结,而对它的排他性占有和亵渎。  相似文献   
49.
苏哈与巴民族权力机构曾达成协议,不得再参与政治事务。但随着阿拉法特遗物检测报告的公开,苏哈与巴民族权力机构不得不再次站在同一阵营在英国纪录片导演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和搭档理查德·西蒙斯的眼中,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魄力。她是个果敢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评价苏哈。2008年,为了拍摄系列纪录片《王者的代价》中记录阿拉法特生平的第一部,乔安娜找到了苏哈。过程非常复杂,我们找了不少中间人。开始苏哈不愿接受采访,但当我们表示会用公正的态度拍摄纪录片时,她答应了。她的理由是,需要有人客观地记录那段历史。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王者的代价》是由独立电影公司水平尺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记录一些有争议的国家领导人的别样人生,计划拍摄12集。对苏哈的采访连续进行了三天。苏哈  相似文献   
50.
近期,长篇小说创作出了一些佳作,如韩少功的《日夜书》、张浩文的《绝秦书》和贾平凹的《带灯》,还有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等,都引起了相当的关注。特别是贾平凹的长篇新作《带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引发了媒体的强烈关注,何英等一些青年评论家也给予了评论,有的还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但我认为它是贾平凹继《秦腔》和《古炉》以后的又一次长篇探索。贾平凹是陕西文学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当代小说家里一直受人瞩目且评价比较高的一位。特别是在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争议颇多、佳作偏少的情况下,《带灯》的出场,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