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015篇
科学研究   193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279篇
综合类   86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4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方志记载,清代山东丧俗活动中,主要采用了鼓吹、百戏、梨园、杂剧等音乐表现形式,当事人通过这些音乐形式,表达悲伤、哀怨、激奋等情绪。丧俗音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传递信息、强化气氛、稳定规范、调节生活、传承教化、情感寄托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背后则隐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日语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意义复杂多变,根据不同的动词类别和语境可以表示非时态、时制和体态的意义。这些用法和句末的语法规则关系密切,有些可以直接套用句末的语法规则,有些则不然。此外,日语中表现时态的其他语法形式如テイル形,与连体修饰节中的ル形和タ形的使用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93.
净身节,又称"泼水节",以"送瘟"为主题,是通过泼水的仪式来消灾、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作为存活于当地农村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承载着诸多文化信息,是当地文化本体性的体现。通过分析该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价值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净身节,从而推动该节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4.
本文主要以当下国内外文化发展局势为背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针对打造文化强国这一议题创造性地提出,重视传播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是我国实现文化兴国、打造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并从节庆传播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内增强自身文化底蕴以及对外树立文化强国形象.  相似文献   
95.
明末御史监军金毓峒在保定殊死抵抗大顺军,城破后于三皇庙内投井自尽,李雯为撰《保定府三皇庙节井铭并叙》.此铭是了解明清易代之际保定历史的珍贵文献,虽因大量化用经典之语,但都是巧妙地围绕关于"井"的典籍来写,又能紧扣金毓峒之死节事迹,故能意在言外,颇为耐人寻味,同时也体现了李雯作为清初"贰臣"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96.
林霜 《华夏星火》2021,(5):38-43
保障粮食安全是涵盖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系统工程,加强粮食流通管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综合损失率较高,流通环节中粮食质量和品质损失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粮食供应链风险增加、国内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形势下,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减少粮食流通领域的损失浪费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7.
《敦煌俗字典》是当代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为人们进一步探索敦煌文献宝库提供了极大方便,敦煌学研究者无不将其视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2019年底,《敦煌俗字典》第二版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付梓。和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是材料来源更全面,二是所收字头更多,三是所收字形更多,四是考辨按断更丰富,五是理论研究更深入,六是订正了第一版的疏误。  相似文献   
98.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6,(1):102-108
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存有丰富的俗别字,亦见有学者校正.本文从僧诗、蒙书、愿文、题记等中又辑录一些,如"群、郡"、"接、妾"、"狩、嘼(手)"、"翻、幡"、"受、寿"、"沙、涉"、"西、恶"、"享、烹"、"圣、政"、"唐、堂"等40余例,以做为对前文<敦煌俗别字补正>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99.
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都拥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该文从节日食俗和祭俗两方面出发,分析了食俗中的稻作文化象征及特色祭品,阐述了祭俗中的春耕、丰收、祈雨、祭魂、蓄牛魂等稻作仪式,丰富了中国、越南两国跨境民族的节日文化研究内容,对深化中越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