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0351篇
科学研究   780篇
各国文化   431篇
体育   1422篇
综合类   459篇
文化理论   134篇
信息传播   381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1276篇
  2013年   1016篇
  2012年   1271篇
  2011年   1413篇
  2010年   1172篇
  2009年   1133篇
  2008年   1657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工作如何立足于现有基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档案工作人员应深刻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2.
奉系军阀时期档案及其整理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档案近100万卷,其中绝大部分为奉系军阀时期档案。这部分档案具体记载了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兴衰的全过程。这部分档案妥善保护和整理开发,是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为社会各界广为利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3.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04,(8):10-10
“黎明前的黑暗还能让人容忍——改革前夜疯狂的圈地运动虽然让人义愤,但我们期盼改革之后,阳光能够真正把阴影消除。但愿被称为“阳光方案”的北京4号令,能彻底铲除土地“协议出让”这只暗箱。 sina 新浪网评”  相似文献   
134.
郝克 《航空档案》2004,(4):27-29
在我们地球北端的北极圈内.几十年来,一直有一道神秘的空中军事警戒网,时刻监视着前苏联战略轰炸机的一举一动。它就是美国建立的北极圈远程空中预警网.24小时监视着前苏联战略轰炸机的动静,防止它们通过北极对美国本土实施突然的核袭击。然而.几十年来,这种空中核袭击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相似文献   
135.
海虹 《航空档案》2004,(9):36-37
二战期间,世界航空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给我军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二战快结束时,美国对日本法西斯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原子弹空中大轰炸,使日本两大城市顷刻间化作废墟,加速了日军的投降,使人更难以忘怀。二战结束后,美国为国民党提供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给我军作战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我党在建国后,深感有必要建立强大的航空工业,为建立强大的航空兵打基础。我党开始与社会主义大邻国前苏联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36.
聂云 《航空档案》2004,(2):57-60
在抗日战争期间,前苏联曾向中国派出了一支志愿的航空兵大队,协助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法西斯。在空中作战中,苏联驾驶员曾从武汉汉口机场大量出动轰炸机,长途跋涉,飞行1000多公里,首次空袭了侵占台湾的日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航空兵嚣张的气焰。  相似文献   
137.
屠珍 《航空档案》2004,(2):67-68
冷战时期,前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种对抗几乎到了白热化程度。前苏联为了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常常选择航空节和国外航展等重大时机,突然展示新型战机,故意炫耀其航空实力,以振奋本国民心,鼓舞士气。  相似文献   
138.
民生新闻的提升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一个时期,在广播电视的新闻实践中,进行了不少新的探索.它们在传播理念、表达方式,节目样态和采编制作等环节上都表现出许多新意,其中的民生新闻现象就非常抢眼。对于各地出现的民生新闻现象.本刊在2003年第11期、2004年第6期.第7期,先后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栏目、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以及福建电视台“现场”等栏目,广泛邀请业内外的专家学者及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审读。  相似文献   
139.
董小玉 《新闻界》2005,(5):26-28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最富战斗性的报纸.它像一株昂首怒放的报春花,在抗战的烽火中散放着不屈不挠、振奋民族精神、救国救民的芬芳.这里笔者要论述的是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0.
吴晓春  闾春飞 《新闻界》2005,(5):60-61,55
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报人、学者和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和对新闻人才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造就新闻人才的理论主张.其中如何建立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但纵观以往人们对记者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很多研究大都是从记者应该获得和具备哪些知识或者什么样的知识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的,并且形成了“杂家”说、“专家”说和“专与博结合”说等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合理性,但缺乏与具体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实际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的过程,并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动态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有效地实现记者的价值.因此,重新审视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无论是对于新闻理论还是新闻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