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聊斋四扇屏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蒲松龄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其杰出的才能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个性判明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闪现的诗、酒、痴、狂的四种高尚品质与美好人格。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试图通过《聊斋志异》,探讨生活在17世纪的蒲松龄超前的爱情之思,一是强调心灵契合、精神平等、配偶专一的爱情;二是对精神之恋的向往;三是对同性恋的同情。  相似文献   
103.
蒲松龄除创作了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的诗文及其它创作,而不少诗文与《聊斋志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都是蒲松龄表达"孤愤"人生体验及丰富情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塑造的女性形象生动丰满:千娇百媚、心地善良、多情勇敢、聪慧多才。  相似文献   
105.
卞哲 《现代家教》2000,(12):58-58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家乡淄川县,有个王大官养了一个叫金彪的独眼打手异常凶恶。一次,他听说柳泉居士蒲松龄博学多才,诗写得好。便托人上门求赠诗一首,以表示自己“风雅”。蒲松龄微微一笑,取过文房四宝,提笔赋诗一首:  相似文献   
106.
本首次对清代杰出作家蒲松龄有关三国题材的述进行梳理,并按其体裁(小说、、诗、俚曲)和功用分别加以评述,揭示了这些述蕴含的社会心理和化价值。章指出:蒲松龄的这些述不仅传播了三国化,而且丰富了三国化,乃是他对于中国化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107.
邑人     
邑有乡人,素行无赖。一日晨起,有二人摄之去。至市头,见屠人以半猪悬架上,二人便极力推挤之,遂觉身与肉合,二人亦径去。少间,屠人卖肉,操刀断割,遂觉一刀一痛,彻于骨髓。后有邻翁来市肉,苦争低昂,添脂搭肉,片片碎割,其苦更惨。肉尽,乃寻途归,归时日已向辰。家人谓其晏起,乃细述所遭。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崇朝之间,已受凌迟一度,不亦奇哉!  相似文献   
108.
王少华 《档案》2017,(8):27-31
在《聊斋志异》中,《连城》是一篇颇为耐读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小说通篇洋溢着"知己之爱"。尽管从蒲松龄提出这一命题三百多年来,各种解释解说众多,但大家一致认为小说描写和歌颂的是男女之间置生死于外的"知己之爱"。也就是这种爱情可以为之生,为之死,也可以为之死而复生。在小说中,作者用传奇手法写志怪内容,具体地描写了乔生和连城爱情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人物思想、性格的发掘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09.
"儿女之情"指男女之间的情爱。语见《北史·荀济传》:"自伤年几摧颓,恐功名不立。舍儿女之情,起风云之事,故挟天子,诛权臣。"例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离尘奉道:指出家作僧尼道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妾遵严命而绝儿女之情,不敢循乱命而失翁媳之礼。"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一章:"当他站在月台上目送她时,在车玻璃窗后面他依然看到妻子那难以抑制的凄楚神色,自己心中也有些戚然……他伸手拉了一下大衣。他想逐走这儿女之情。"  相似文献   
110.
韩涧明 《收藏》2009,(7):171-171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文房名曰“老学庵”,蒲松龄文房称为“聊斋”,而“三顾茅庐”中的“茅庐”正是诸葛亮的文房之名。文房自古就表达着中国文化的儒雅,因此而传承于吐,延绵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