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6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小品文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明代公安三袁提倡"性灵"的小品文创作更是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大多的文人墨客都在为革命奔走呼号.林语堂却敢于逆潮流而上,坚持自己独到的文学创作宗旨,大力提倡"性灵"、"幽默"、"闲适"的小品文创作,在时间上与三百多年以前的公安派遥相呼应.然而,这种不合适宜的做法,在当时备受非议.时至今日,我们必须重新考量林语堂的文学史地位,以及其创作思想对现代文学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科技新时代》2007,(3):114-114
谁说MP3随身听不能是让人天天佩戴的、最美丽的金属饰品?musiQ紧跟潮流美学,采用时尚军籍牌造型设计,并以顶级饰品工艺、手工金属打造而成,机身厚度仅7.5毫米。“谁能陪我走到世界的尽头?回头一瞥,至少有我最爱的双翼,陪我高唱勇气之歌”,参加musiQ设计的五月天乐队主唱阿信在开发手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133.
在鲁迅的创作中,《野草》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其中,悖论话语作为《野草》阐释的重点之一,理应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拟从思维品格、哲学品格、美学品格三个方面对此予以探究,以期呈现出它在鲁迅精神世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明清之际,在一派尊唐诗风之下,钱谦益批判性地继承袁宏道开创的“性灵说”,大力扭转了前后七子和竞陵派的治诗之失,以性灵、学问、世运三者合一的诗歌理论成为由盛唐而杜甫、由尊唐而崇宋的关键人物,开创了清初的新诗风。  相似文献   
135.
《教育情报参考》2008,(4):F0002
2008年4月3日上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与教育部有关司局联络员工作会议。师范教育司办公室主任葛振江、督导办综合处处长程锦慧、体卫艺术司综合处处长谭钢和我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袁振国所长主持。  相似文献   
136.
2008年4月7日,“资阳市首届教师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资阳中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读书活动”由资阳市教育局和资阳市教育工会主办,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师读书网和成都新教育书店协办。启动仪式上.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分别作了专题讲座。藉此机会,记者就“教师智慧”这个话题专访了袁振国所长。  相似文献   
137.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浪潮,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沦为城市"边缘人",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此时,代表着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宗教团体——"创价学会"所采取的人文关怀行为和"人性革命"等主张顺应了弱势群体的心理与价值观的需求,成为吸引这一群体入会的有力手段。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团体利益,创价学会积极参与政治,其政治代表公明党奉行的"中道政治"使其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政治策略,从而为提高影响力并逐步走上联合执政之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在极力伸张快乐主义的风气下,作为末世文人代表的袁宗道对个体存在价值进行了艰难叩问。在他“稳实”面目下潜伏着“狂放”的一面,在他向往山林隐风之时又难舍庙堂的富丽。他纠结于对个体自适的追求和社会礼法的恪守中,焦灼难安、进退维谷。对其相悖人格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还原一个真实的末世文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9.
袁宏道的山水尺牍具有别样的风貌。这种借尺牍之形态抒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山水、以爱恋的感情拥抱山水、以舍生忘死的热情追寻山水的山水审美观,是一种有别于前人的情感特质、一种新的审美意趣和新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山水的审美空间,启示了后世文人观照自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0.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