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208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诠释哲学认为,我们总是已经置身于同世界、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可以被刻画为诠释关系。诠释由此被拓展为哲学讨论的基本词。在语言、理解、时序和真理这四个方面,诠释活动都至关重要。与真理问题相联系,诠释哲学力图借助作为诠释关系的真理,超越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升华和自然主义的还原之间由来已久的对抗。  相似文献   
892.
如果以西方诠释学作为参照,那么,共有两类诠释方法隐含于孟子思想之中。简言之,他的“以意逆志”说与阿斯特的诠释学接近,“知人论世”说及“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之说则与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雷同。不过,若把孟子的诠释思想与加达默尔诠释学予以比较,我们将看到,双方各说各话、互不相干,缺乏有效沟通的前提。阿斯特等个案说明,虽然同为西方语境下的产物,却非所有西方诠释学都不具备与中国诠释思想的可比性,中西诠释思想间存在着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893.
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爱,正以它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着人文的内涵。——题记  相似文献   
894.
标题引用了被采访者黄宣德对自我人生的一句经典诠释。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隐含着很深的哲学含义以及黄宣德40多年人生的自我实现历程。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专注于自己的梦想,即便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也执迷不悔,12年的海外生活让他的心态变得更加从容、淡定。用他的话讲,“人生中充满着太多的不完美,只有放弃完美主义,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平和,抓住这世间更多完美的事物,让人生变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895.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直接体验了现代道德的一些问题。本文把汶川大地震作为一种文本来进行道德解读,分析了道德压力和暴力与道德自由和理性的关系、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职业伦理与个人道德的关系、英雄道德与常人道德的关系以及对于生命的不同理解与行为,据此阐明我国社会的道德与道德教育处于一种现代性的道德困境之中。当前学校道德教育要基于这一困境来探讨和实施。  相似文献   
896.
在任何一个爱做梦的平凡女生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着“灰姑娘”情结。在郭妮的作品《麻雀要革命》中,“小强灰姑娘”麻秋秋就曾令众多小女生追捧不已。而各路青春小说作者也纷纷从灰姑娘的故事中获取大量的灵感.以他们独特的故事情节诠释着各种不同性格、不同恋爱相处模式的校园王子和灰姑娘。但是,无论“灰姑娘”的故事被演绎诠释多少次,依然能够吸引无数爱做梦的女孩子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897.
898.
教育不仅要给学生带去幸福,也要让教师真实体验选择教育事业的幸福感。教师幸福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时代变革呼吁着幸福型教师的诞生,使之真正掌握促进个体更好存在与发展的主动权,以火热的理想和激情的态度,把萌发于生命自觉的、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当作人生准则,激励自己永远保持对生活的乐观和对教育的希望。  相似文献   
899.
现有研究对技术知识的片面认识使得其外延探索较难得到实质进展,既有研究框架仍未能对技术知识的产生机理做系统性阐释。从技术知识的内涵与产生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评述,基于知识与技术间的关联,将技术前和技术后两种技术知识维度融合于静态和动态两大研究视角,构建技术知识诠释框架雏形,以期促进技术知识前沿理论问题的顺利探究,为知识观理论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辨析思路。  相似文献   
900.
2007年12月3日至7日.笔者与中央教科所的同仁一行六人。到日本京都、大阪进行学术访问和中日课程教学合作研究。日方将会场之一安排到大阪市所属的、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小学。随机听课、现场研究,笔者自带摄像机录下了观察到的一节完整的课。由于日方的这个小学各个年级的课堂都可以随意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