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99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三从一大"训练思想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过程着手,对我国新时期"三从一大"训练思想体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诠释,探讨了当前在执行时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新时期"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休闲体育消费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休闲体育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索,主要包括对"休闲体育消费"概念的界定、内容的解析、特征的描述、类型的划分和功能的诠释.  相似文献   
993.
“红学”是20世纪最典型的学术个案,是研究、理解中华文化的一条主脉和载体,它与这一百年的民族兴亡史、知识分子命运史、中华人文学术史联系得非常紧密.红学的三大主要流派——索隐、考证、批评的范式,均给20世纪红学以深刻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对它们的评价又见解各异.本文梳理了20世纪百年红学的研究历史,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对红学主要流派产生的原因及历史功过作了剖析,并对21世纪红学“新典范”的确立提出了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94.
The time-honored tea brand Wuyutai will celebrate its 123rd anniversary in 2010. Interestingly enough, its glorious history andremarkable market success can be summarized in ten numbers.  相似文献   
995.
王新业 《职业圈》2010,(7):28-29
“富二代”所接受的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化视野和超前的思维模式,能帮助他们敏锐察觉世界的发展趋势并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所以,他们只有通过这些优势做出成绩,才能诠释世人的疑虑,配得起“新一代企业家”这样的称谓。  相似文献   
996.
公开课历来被视为日常课堂改革的"先锋",但这种先锋的作用却因疏离"原生态"而日渐弱化。公开课要引领课堂改革,必须改变孤芳自赏与高傲,以亲和的面孔与日常课堂"牵手"。现呈现几篇公开课"变脸"的案例,以透视实践者追求课堂"原生态"的行踪。  相似文献   
997.
明末传教士在中国本土传教时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精心诠释,通过对很具有代表性利马窦的《天学实义》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传教士儒家经典诠释中所显现出来的旨趣。  相似文献   
998.
《仪礼经传通解》是朱熹以《仪礼》为经,融会诸子史书而撰的礼学巨制,是朱熹礼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朱熹以尊卑吉凶、次第伦叙为总体思路,并照诸礼在生活实践中的发生顺序,对《仪礼》篇目次第重撰增定。在释礼中,朱熹重视礼的实践性,其以“文质”之别释礼之“经变”,主张释礼需注重“大本大原”,并提出释礼需在遵古的基础上进行合乎“人情”的变通,实现对礼学思想体系的建构。朱熹对《仪礼经传通解》的诠释既是对其所处时代礼学思想的回应,也是对其“礼下庶人”诉求的推进,亦是其实现经世济民理想之路径。  相似文献   
999.
审辩式学习是对《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建构了一个中心、两个理念、三类素养、四种思维、五学课堂、六维评价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审辩式学习,其价值在于直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慎答“教育三问”、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聚焦“思维能力”培养;其内涵是从“结构”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阐释;其基本环节是“问学、探学、辩学、用学、融学”。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