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8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并且其中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已经表现出“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构建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和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一饭千金     
<正>【释义】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未得志时,喜欢往城下钓鱼,时常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地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被封为  相似文献   
113.
我在《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曾经发表过《徐世溥初论》,主要从散文的角度介绍徐世溥的文学成就。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徐世溥的生卒年限,因其文集在乾隆年间曾遭禁毁,嘉庆重刊也流行不广,至今世所罕见,人皆难得其详。故自《清史列传》以来所说多误。”当时掌握的资料,主要是徐世溥《榆溪逸稿》和这本书里附录的黎士宏的《跋徐巨源旧稿》、钱谦益的《徐巨源哀辞并序》。我当时的结论是,徐世溥生于公元1607年,即明万历三十五年(曾因笔误写作“明万历33年”),卒于公元1658  相似文献   
114.
张庆利教授的《读赋通识》是集作者30年辞赋研究而成的又一倾情之作,本书细致辨析了辞赋文体,清晰勾勒了辞赋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与流变,全面揭示了辞赋文学的一般特征与各类特点,概括介绍了历代产生的辞赋学重要著作,并对辞赋文学的名篇进行了艺术的分析与鉴赏。一、沿波讨源,纵横论说在本书中,张庆利教授对赋体文学的发展进行了贯通性的描述,第二章"赋体文学的源流"用两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和"隋唐以后赋"的演变,论  相似文献   
115.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口述史料主要有"乞食漂母"、"袴下之辱"、"韩母孤坟"等。这些口述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口述史料的记载,为韩信鸣不平。  相似文献   
116.
《中国研究生》2010,(1):60-62
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众不同。他们位居士农工商四民之首,高高在上,风光无限;可他们又有个绰号叫“老九”,“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商八妓,九儒十丐”的元代民谚把知识分子们从天堂撵向地狱;“文革”期间,又有人在“老九”之前加一“臭”字,使知识分子的味与位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躬耕于南阳,可心里偏想闻达于诸侯;  相似文献   
117.
赵丕杰 《新闻世界》2010,(5):188-188
"趋之若鹜"语本《史记·货殖列传》:"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这句话的意思是,像一群鸭子那样不顾性命奔赴险地的人们,其实都是为了追求财物啊。后用"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某个目标(趋:奔赴,追求;鹜:鸭子)。把苦苦追求的人们比作一群鸭子,其为贬义可  相似文献   
1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一段评述的话写得十分优美,教材中是这样断句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相似文献   
119.
所谓“春秋笔法”,按晋人杜预《春秋左传序》中的诠释,是“一字褒贬,数句成言”;按现在的说法,是指作者的内在倾向性通过“曲笔”手段来暗示传达。  相似文献   
120.
在<海上花列传>一笠园叙事建构中,由于作者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的交织互动,使得这一形象本身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内涵.具有多重认知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作者对于当下现实拒斥与逃离的形象隐喻.与此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尝试着以更为个人、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的意图.对其意义的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更为深入、透彻地了解处于历史文化转型期的作家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也为我们考察文学自身衍进的历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