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归有光的文章生前几乎为“后七子”所掩,而死后由钱谦益发扬精神,极力提倡,始为时人注意。但其作品之流传颇历波折,经过归氏数代人承前启后的不懈努力,于康熙十二年才雕竣流传。在此过程中,钱谦益与归庄为功甚伟,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02.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诗坛上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被称为"文苑宗师",以至"四海宗盟五十年"。但由于他是"贰臣",过去很多学者对他持有偏见的态度,对他在诗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地位也肯定得不够。杨连民从诗学批评的角度,着重研究钱谦益诗学形成的背景及诗学理论的内容,颇有价值。同时,杨连民把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以及知人论世,不因人废言运用得恰到好处。本文着重透析《钱谦益诗学研究》一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明代名妓柳如是是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子,很受当时上层社会文人墨客的宠爱。著名学者陈寅格曾专门为她写了《柳如是别传》。后来,柳如是嫁给了大文学家钱谦益。说起她与钱谦益的结合,还有一段佳话。当时,钱谦益在朝廷为官,又是享誉海内的大文学家。柳如是慕其名,曾女扮男装只身前去钱家拜访。不料,钱谦益不屑见她,柳如是只好留诗一首怅惘而去。后钱谦益读了柳如是的诗,  相似文献   
104.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5.
钱谦益一生致力于明代史学考证。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太祖实录辩证》史料征引的特色,归纳了其考证方法与原则,并从清官修《明史》对钱谦益史学成就的采纳上,挖掘了其明史考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初四钱谦益夜宴述古堂,创作七律四首,建构起一组多重身份:独立者、抱恨者、文献家、士绅名流。述古堂主人钱曾和诗四首,对钱谦益诗中的多重身份建构持混杂的认同态度。此夜钱谦益另有八首七律,建构了另一组趋向强化的身份:复明活动的拥护者、参与者、指挥者、建功者。这些诗歌话语活动实为个体身份之擦抹特性在具体语境中的呈现,更展现出易代之际的钱谦益亦此亦彼的身份状态,以及所获得的混杂歧异的认同特征。这种身份建构及认同特征,提醒研究者审视钱谦益研究中诗文自饰、贰臣人格等常见范畴,警惕其背后隐含的二元对立思维结构和单一道德叙事倾向。  相似文献   
107.
肖卓娅 《兰台世界》2014,(12):143-144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一个时期,处于该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钱谦益仕途波折,其文学创作与思想也因社会环境及其经历而起伏变化。在曲折的文学探索中,钱谦益的文学地位逐渐被世人接受,被尊为一代文坛领袖。  相似文献   
108.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古文家,同时也是诗文理论家,其诗文创作与文学主张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其晚年提出的"香观""望气"说不仅视角新颖独特,而且内涵十分丰富,钱谦益以此作为其鉴赏、评判诗文的重要标准,是其诗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力图在研究分析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以钱谦益诗学核心理论"性情"为依据,对"香观""望气"说的内涵重新解读,并对"香观""望气"说的批评指向做一番详细梳理。  相似文献   
109.
清初吴乔所撰《正钱录》今已不传,综合相关材料可以考知《正钱录》写于康熙八年之前,其内容主要是针对钱谦益《列朝诗集》中的诗人小传而发,属摘瑕纠谬之作;其观点“疑讹弘多”,受到时人的激烈批评;吴乔之撰《正钱录》出于挟嫌攻讦,同时与明中叶以来士林狂诞风气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0.
降清是钱谦益一生中的最大转折,他内心充满悔恨,决意不再著述。然而,顺治四年,钱谦益涉嫌卷入山东起兵案,他开始以诗来表明自己的复明心迹。顺治五年,钱谦益因卷入江阴黄毓祺案而被管制于南京。管制期间,他与遗民故老广泛交往,并最终融入了遗民的文化圈,完成了他入清后的心态转换:从誓断笔墨、佛门忏悔到怀明反清、以笔报国的心态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