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雅俗共赏是朱自清的一种文章美学思想 ,较明显地体现于他的文辞观上。首先 ,朱自清的文章语言求真化俗 ,运用口语 ,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谈话风格。其次 ,朱自清的文章语言又是经过选择、提炼的 ,能够化俗为雅 ,雅俗合一 ,从而形成通俗而淡雅、质朴而有风华、既纯正自然又新鲜活泼的风格 ,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章语言。  相似文献   
62.
杨宛 《文教资料》2008,(5):13-14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得到广泛的流传,影响非常大,是与其词的通俗性密切相关的.柳永的俗词不讲含蓄,俗中有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一泻无余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使词摆脱士大夫的贵族气而回到平民之中去,他的词成为市井小民茶余饭后的消遣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词的社会影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对元曲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3.
葛水平的小说,从最初载于2004年《黄河》第一期的《甩鞭》《地气》稍显锋芒,到又陆续发表的《天殇》《狗狗狗》《喊山》等一系列作品和获得的殊荣,葛水平用她的真诚敲开了文坛的大门,以清新的姿态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一缕春风。底层生存的美学建构和雅俗共赏的民间叙事,使作品充满了民间文化特有的诗意想象。  相似文献   
64.
陈立寿 《考试周刊》2012,(70):30-31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也是一种自由发挥度大、艺术表现力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深得历代书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的书体。同时,行书贴近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书体,因此学好行书和加强行书笔画训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5.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如果说林黛玉是一种“理想美”,那么薛宝钗就是一种“现实美”的典型。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也是最具光彩的一个,她在人生道路上生机勃勃,灵活稔熟地把握着生活的技巧,立意塑造着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宝钗形象的塑造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陈灵爱 《福建教育》2005,(12A):11-11
一本优秀的教育刊物,不仅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还要融可读性和人文性于指导性之中,做到雅俗共赏。改版后的《福建教育》就有这份魅力,不仅装帧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栏目设置和亲和的风格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尤其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慧心”栏目里的文章。如果一个作品能给人带来某些思考,使人受到某方面的启迪.应该就可以称之为好作品。我觉得“卷首”文章就堪称好作品,也是我每期阅读的首选。文章虽小.却异彩纷呈.荡涤人的心灵。每次读完.感觉就像品一口清茶.满嘴余香。  相似文献   
67.
《全国新书目》2013,(10):21-22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妙趣横生的中共‘党代会’史,而且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中共简史。通过细节反映会议,所以妙趣横生;通过会议反映历史,所以视角独特。作者在诸多方面下了足够的功夫;才使本书能做到以小见大、雅俗共赏,成为了一部党史专家和普通读者认同的可读性很强的学水专著。”  相似文献   
68.
米清清 《杂技与魔术》2013,(6):50-50,39
杂技产生的时间非常之早,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样的一种民间的杂耍有一天会登上大雅之堂,更不会想到杂技成为了国际间交流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杂技经过创新、融合、借鉴,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通过演变与美化进行了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9.
我案头的《教育文汇》已满100期,她青春正红,生命茁壮。8年多来,她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成功地构建了教师的心灵家园,赢得了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0.
我国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雅俗共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