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语素分析大多采用比较的方法,这是由语素在一定范围内一组词的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这一实际情况决定的。一种比较是相同语音形式的比较,这种比较是看二者是否同义,如果同义,那么是一个语素;如果不同义,就不是一个语素。另一种比较是同义而不同语音形式的比较,如果是由音韵条件决定的,那么是一个语素;如果不是由音韵条件决定的,就不是一个语素。  相似文献   
22.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本意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描述;《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今日,则音韵和谐";古希腊哲人也曾有过生动的比喻:"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一."  相似文献   
23.
语言存在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完成学生语言家园的营建。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让我们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探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归根结蒂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寻找情感之虹、思想之树、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24.
闲读杂书,见一首《典故杂吟》的小诗,短短四联,竟然巧妙地运用了20个成语典故,其音韵和谐、对仗工稳、语意畅达,并无刻意雕琢的痕迹。特别是把一些四字格成语,按着人们习惯上简缩为复音词的方式巧妙地化人诗中,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英语修辞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没有较好的修辞知识很难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对《高级英语》教材中常见修辞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高级英语》教材中常见修辞可分为三类:一是音韵修辞格;二是词汇修辞格;三是句法结构修辞格。  相似文献   
26.
<正>小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种,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适宜诵读。小古文内容大多活泼生动,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古文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提倡小古文教学的朱文君老师所言:"第一,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第二,文言能让白话的表达更有节奏和音韵。第三,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第四,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个台阶,有个预备,小学也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而反观教  相似文献   
27.
28.
音韵阐微》是清代的官修韵书,是汉语近代音系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关这部韵书的音系、反切改良、成书背景等都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对这些研究加以综述和评议,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音韵阐微》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9.
何宏林 《学语文》2011,(2):77-77
高中课本中。古诗文占有半壁江山,教学中要避免重点过多,繁杂无序的现象,就必须选择恰当的切入口。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体味平面文字转化成立体声音的音韵美、情感美。可以让学生在入其境、体其味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建构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0.
王丽英 《考试周刊》2013,(48):110-110
本文描述了"日有所诵"对帮助学困生亲近语言、重拾信心的重要意义,并从帮助学困生增强音韵意识、促进阅读流利和运用阅读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帮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