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就英语句子结构表现出的平稳美、节奏美、对比映照美、主从协调美和音韵美进行探讨和分析,阐述英语结构美的形式,说明英语结构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2.
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让学生懂一点古代诗词格律已成为必要.如果按现代汉语的音韵来研究的话,阴平、阳平一般是平声字,而上声、去声一般是仄声字.而古诗词格律中的平仄则是根据汉语古音调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623.
在整个20世纪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围绕《中原音韵》一系反映北方语音韵书研究所形成的北音学,研究者创造了不少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归纳研究法,比勘互证法,内部分析法,系统数量比较法,渗视分离法。这些方法不仅对近代汉语北音学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音韵学方法论上形成了很大突破。  相似文献   
624.
该文以唐诗为着眼点,阐述了唐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文章首先说明了诗歌的由来及唐诗的形成,揭示了文学和艺术是紧密结合、相互作用的;具体论述了唐诗中音乐的体现以及唐诗中音乐的作用。同时指出了音乐具有审美功能,以及音乐对提高人们思想境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5.
惠特曼不愧是倡导诗歌创作开放和相对形式的代表,因为他从未视其诗作完美无缺。虽然他希望自己的诗歌与大自然和谐一致,但他同时意识到语言抽象概念的局限性。他还认为,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奇异魅力,即诗的“合唱”的总体效果。本拟从形式主义的新视角:句法结构,首韵和意象手段,对惠特曼的这一创作思想进行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626.
古代汉语教学方法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生活中的古汉语现象,并从中寻找、归纳语言规律;结合古代文化传授古代汉语知识;使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627.
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上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应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作者提出论点并结合大量翻译实例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628.
根据古人诗文用韵情况整理历史文献,是考据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源于汉魏六朝人的经传音义研究。或根据韵语和谐与否,考订版本异文,刊正其中讹误,或补正其脱简错简等;或根据韵文时代特点,考证作者的历史年代或鉴别文献真伪等,其功用甚多。自隋唐以来,一些经师学者在为经传史籍作注释时,就谙知此术。而宋代古音学的兴起,更是促进了文献考据学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在治学和研究中,能够以古音研究运用于文献考订之中,如吴械、朱熹、方崧卿等人在研究《尚书》《诗经》等文献典籍时就是如此。本文研究将从隋唐人经传注疏中的音韵训诂出发,介绍唐宋时期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努力发掘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其中得失,做到借鉴吸收,将有助于我们现代文献学和音韵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9.
杨清玉 《考试周刊》2011,(61):44-4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创作于北京清华园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编者将其设置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第二模块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足见此文的文学地位,以及人们对此文的由衷喜爱。这篇散文艺术构思精巧独到,描绘景色细致生动,语言文字优美隽永,再恰当地配以一幅清秀俊朗、书卷气十足的“朱自清像”和那张清幽迷人的“荷香图”,令读者览之不足而喜阅之,喜阅之不足而轻诵之。《荷塘月色》似一曲仲夏夜小夜曲,溪水潺潺。和风轻拂,给尘世间烦躁郁苦的心灵带来清凉的慰藉。涵泳轻诵之余,我不揣浅陋,就《荷塘月色》的音韵美谈一些体会,愿与各位同享美文之美。  相似文献   
630.
研究表明,对二语学习者的本族语和目标语的音位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是探究语音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Corder1981,Swan and Smith2001,etc.).基于此观点,文章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辅音系统和音韵处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了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独特的发音问题,指出二语学习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语音、音系知识,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从根本上来了解导致目标语发音不正确的原因,从而化解目标语和母语的冲突.文章强调语音对比研究只有同语言学的其他研究领域相结合,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余地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