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公牍文是一类实用性文牍。魏晋时期,处于文学自觉时代背景下,公牍文的审美特征日益显著,逐渐摆脱汉代散体行文方式,开始较为普遍出之以四六,注重声律与藻饰用典,无韵之笔渐次向有韵之文靠拢。可以说,魏晋公牍句式上整饬成对的趋势、字词上音韵和谐的现象,以及多类修辞手法、文雅意象之运用,强化了古代公牍的文学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为其至南朝达到美文化小高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2.
“古音韵至谐说”是古音学的重要理论,但用韵“至谐”,只能存在于同质的语言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古音韵至谐说”是古音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否认这一理论,就没有充分的理由以《诗经》作为上古音的主要研究对象,上古音的研究就不可能走向深入.面对上古音这一特殊的研究对象,古音学家总结的理论及规律都难免有许多例外,但他们却总是力图在例外之外寻找更深层的规律;“古音韵至谐说”与“合韵说”、“同谐声必同部”等诸多理论相互补充、环环相扣,共同构建古音学研究深厚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33.
<正>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播放背景音乐《松花江上》。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幻灯展示)这个人是东北  相似文献   
634.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韵书,《中州音韵》是在《中原音韵》基础上编撰而成,学界在两书的研究上已取得瞩目成绩,但比较两书发现,两书在体例内容、声韵调系统和音系性质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梳理和分析两书研究中这些尚未解决的焦点问题可引起学界的重视,从而促进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635.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各种修辞手法的"化石"。英语习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它们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是多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从音韵、意象与语义三个角度详细解析了英语习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展示习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的魅力。  相似文献   
636.
雨韵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637.
孔静华 《辅导员》2013,(4):51-52
<正>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  相似文献   
638.
张艳 《语文知识》2010,(3):41-43
帛书《老子》有大量通假字,本文从音韵学角度对之进行分析与研究,印证前人成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39.
陶易 《寻根》2012,(6):44-46
谐音双关是汉语的修辞方法之一,它利用字词的音韵相同或相近,在表面意义之外暗含他义.自古至今,国人的姓名中具有谐音双关意义的不胜枚举,由此而引发的逸闻趣事在历代的稗史笔记中也常有记载,尤其以科场、官场和战场为多.姓名的谐音大多出于偶然,但在皇权至上、避忌重重的封建社会却造成了不少人的命运起伏.下面所讲述的这些故事,能让我们从中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淫威,了解传统姓名文化中的避忌习俗,或许还会产生某种造化弄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640.
所谓口语式标题,即巧用当时当地群众在交流、沟通、谈话时经常使用的词句入题。这些词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概括性强、说理性强、表现力强、音韵强,含义深刻,通俗易懂,为读喜闻乐见,使用得当,可谓生花妙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