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可·波罗作为西欧第一个直抵中国的商人旅行者,其口述的<马可·波罗行记>(下称<行记>)向世人揭示了奇异的东方文明之谜,推动着富有冒险精神的航海家、怀揣十字架的传教士、野心勃勃的殖民者竞相奔往东方世界,从而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促进了世界旅游交通和地理的大发展.对东方都市景观、民俗风情的描述,大大丰富了世界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22.
正《马可·波罗行纪》是中世纪至今欧洲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书籍之一。《马可·波罗行纪》的书写者是西方人,内容主要描述东方世界,因此在研究中出现了东西方两种视角。在马可·波罗研究史上,出现了两种治学路径。一种是以英、法学者为代表的东方学,另一种是以意大利学者为代表的欧洲文献学。马可·波罗研究史,是观察19—20世纪西方学术发展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3.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被称为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在13世纪末马可·波罗的年代,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抵元大都,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24.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6):52-53
口罩何时在中国出现?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在中国生活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直到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  相似文献   
25.
26.
维克多·谢阁兰是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因其长期生活在东方的缘故,故他对中国古老的文明特别着迷。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勒内·莱斯》,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专著《古今碑录》,《历代图画》,《华中探胜》等。他的异国情调理论与法国历史上具有东方色彩或主要描写东方的法国作家所提倡者不同,强调对不可探测的他者的想象与虚构,表现为对自身缺憾的补偿和抗议,  相似文献   
27.
沈放 《科学生活》2007,(10):84-87
想了解旅游者眼中的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吗?意大利有关部门进行一次调查,得出的答案既令人惊讶又非常有趣。不是意大利时装,也不是米开朗基罗,更不是法拉利跑车,而是意大利面条。仔细想来又不奇怪,制作意大利面条的确称得上是一门"纯正的艺术"。在技艺超群的意大利大厨手中",平凡"的面团能变幻出种种形状。据资料记载,早在19世纪,意大利面条就已经有200多种不同的形状了。  相似文献   
28.
<马可波罗行纪>对于日本的描述是16世纪以前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史料中唯一提及日本的记载.马可·波罗以商人的视角,通过裁剪元代中国对日本了解的信息,展现了他视界里的日本.马可·波罗对日本的描述虽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读",但却从侧面折射出了中日两国文化上的某种传承与交流,更揭示出本土文化心理对异域文化解读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9.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的两侧用大理石片和石柱各建了一道短墙,气势十分雄伟。桥的上升处比桥顶略宽些,但一到桥顶,桥的两侧便形成直线,彼此平行。在桥面的拱顶处有一个高大的石柱立在一个大理石的乌龟上,靠近柱脚处有一个大石狮子,柱顶上也有一个石狮。  相似文献   
30.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六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改变了整个世界!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