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蝴蝶折翼     
她是怎么死的?谁杀害了她?到今天,骚乱还在继续,街上不时传来枪声。2007年12月30日晚上,身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中国记者张娟向本刊描述了混乱的局势。乱局源于一场谋杀。2007年12月27日下午5点45分,在伊斯兰堡附近的  相似文献   
32.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18-19
媒体“发威” 9月2日,一些防暴警察在冲突中逮捕了一名示威者后.被大量媒体人员团团围住。9月17日.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向选民撒谎的录音被曝光.随后的数天里.首都布达佩斯掀起了反政府示威骚乱。  相似文献   
33.
【新闻背景】2011年8月6日,英国首都伦敦爆发一系列社会骚乱事件。导火索是2011年8月4日在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一名29岁的黑人男性平民马克·达根被伦敦警察厅的警务人员枪杀,民众上街抗议警察暴行。由于距离伦敦奥运会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一骚乱对于奥运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这在英国媒体上也引起了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34.
伦敦的骚乱已经渐渐平息,但骚乱给受到波及的无辜群众带来的伤害肯定无法立刻恢复,为了安抚他们,热刺前锋克劳奇光顾了已经89岁高龄的亚伦经营的理发店,高佬的温情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35.
新媒体成骚乱的助推器英国此次骚乱把"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以"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黑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通信技术等新兴媒体被骚乱分子用作组织、策划暴力骚乱活动的工具,在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邵培 《大观周刊》2011,(22):264-265
20i1年8月6日至8月11日英国境内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骚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撇素、媒介因素、政府图素等。同时英国骚乱对英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7.
足球赛场球迷骚乱和暴力成因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得出,足球骚乱和暴力是一种集群行为,这种集群行为刚开始被社会体系所约束,球迷被动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但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这种社会控制体系就可能解除,从而产生直接的冲突,造成社会控制机制失控的骚乱,甚至球场暴力。因此,足协、俱乐部、球迷协会要坚持不懈的做好球迷工作,引导正确看球;新闻媒体要正确、如实地做好宣传工作;净化裁判队伍;消除赛场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正确处理球迷闹事事件。  相似文献   
38.
1“安全奥运”的理念及奥运会历史上的安全问题历届奥运和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灾害:炎热、暴雨、冰雹和地震都可能影响比赛和破坏设施。(2)人为灾害:特别是球迷骚乱和恐怖破坏,易引起主办国国内的极大不安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2.2008年  相似文献   
39.
球迷骚乱是现代竞技运动的负面伴生物,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棘手的体育社会问题,该行为的发生给社会文明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球迷骚乱的研究成果,以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为主线,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剖析,并探讨了其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0.
张萌 《大观周刊》2012,(40):12-12,14
随着Web2.0的快速普及与推进,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交互性、自媒体属性愈来愈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犯罪正逐渐地向互联网渗透,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英国骚乱事件为例,论述了煽动犯罪在进入社交网站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异化以及所呈现出来的新症状。最后得出结论:煽动犯罪在进入社交网络后会呈现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犯罪过程更具隐蔽性,犯罪后果会产生叠加效应等特点,对此,政府、社交网站自身以及个人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应对煽动型犯罪在网络中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