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前科作为一项有罪记录,会使行为人丧失一定的民事或行政上的权利、资格,对未成年人而言,前科对其生活以及回归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和严重。因此,无论从从实现刑罚目的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保护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出发,我国均有必要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72.
犯罪与被害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关注被害人成为控制犯罪的重要途径。而恢复性司法这一缘起功能成为恢复性行刑具备犯罪控制功能的内在原因。恢复性行刑不但能使施控者与一般社会主体在与被控者互动交流中淡化犯罪标签作用,还可实现管理信息与反馈信息在施控者与被控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提高司法控制功能。开放性的恢复性行刑模式通过培育服刑人员的"羞耻感"与利用"熟人社区"实现了对服刑人员的内外控制目的,大大增强了犯罪的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73.
自上世纪末以来,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其"双刃剑"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未成年人在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对于网络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探析,不仅要从网络不法经营商与未成年人自身两方面出发,还应从网络特点、家庭、学校和社会,乃至法律等多角度入手来进行综合审视、分析,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和对策。  相似文献   
74.
《刑法》第30条的立法解释颁布之后,围绕该立法解释是否具有正当性以及该立法解释对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定罪量刑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对该立法解释的正当性进行研究、对该立法解释的再解释,得出了结论:该立法解释具有正当性,并没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单位贷款诈骗行为在实践中的规制与该立法解释并行不悖。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采用"行为共同说"更加妥当。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对结果加重犯构成要件的把握入手,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学界关于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的争论,在此基础上对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形态的观点作出辨析,认为基本犯罪未遂加重结果已发生和基本犯罪既遂而加重结果未发生两种类型都是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76.
徐东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115-117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失误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成因。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7.
招标投标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它涉及到项目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思考研究招标投标职务犯罪根源及预防措施,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营造规范、有序的招标投标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侵犯商业秘密罪被纳入我国刑法10余年,对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进行了有力的保护。但我国刑法对其规定却表现出一种"厉而不严"的罪刑结构,在当前刑法向"严而不厉"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该罪的罪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结构特点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以使其更好地实现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79.
暴力犯罪原因具有多元性,针对不同犯罪成因有不同应对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与米勒提出挫折——攻击理论,他们认为攻击原因是由于挫折增大的结果。流行病学家加里·斯拉金发现暴力犯罪一些常见指标,分布趋势图、流行曲线、数据等与流行病分布趋势图、流行曲线、数据等相似。他大胆提出以成功阻止传染病工作战略模式阻止暴力传播。研究结果和实际评估表明这种新预防暴力犯罪的工作模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0.
Merging our work as grassroots activists and scholars, we map the master tropes of contemporary arguments both for and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 This rhetorical work is preceded by analyses of who uses the death penalty and why, noting especially the overlap between lynching and capital punishment; the status of exonerations, moratoriums, and contested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recent court cases affecting execution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this informational overview of, and rhetorical road map to, debates about executions, we argue that each master trope suggests useful political strategies for advocating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