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福斯特的双重文化身份的嬗变来阐述其小说中希望不同文化之间真正融通的“联结”主题,然而由于福斯特在双重文化氛围交错生活的独特经历,使得他在游离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同时,也显露了他的双重文化身份和意识,这种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  相似文献   
22.
Humanism has always been constructed out of an historical context.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otions of humanism mediated by historical particularity, there has nevertheless been continuity in the tradi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n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good life’ animates the various humanisms in modern Western history, and that a similarly oriented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desirable today.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some of Said's thoughts regarding humanism, I provide a short accoun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the modern era. Here, I provide necessarily brief interpretations on the classical humanism of Plato and Kant before considering the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of Rousseau and Dewey. Next, I will explore th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and ‘other’ in existentialist approaches and the political critique of society through critical-radicals pedagogues such as Freire. Arising from the argument that the critical nature of Said's democratic humanism provides an ethically desirable basis for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he paper will conclude by posing questions around how humanism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might be imagin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3.
中美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时间观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爱德华·霍尔的文化理论的运用可以揭示两国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从而为两国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有利于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暮光之城》系列故事之暮色、新月、月食、破晓的深入赏析,来品味其中所蕴涵的温馨世界———温馨的爱情、温馨的家庭、温馨的生活,寻找此其打动人心的源动力。主人公伊莎贝拉和吸血鬼爱德华之间爱情是超越人类现实生活的美好又纯真的爱情,让人感到温馨的爱情;与伊莎贝拉的离异家庭相比,爱德华所在的吸血鬼家庭所表现出的相互支持、高度团结的品质,也让人感觉到丝丝温馨;吸血鬼爱德华一家轻松快活的生活状态,以及其他吸血鬼和狼人家族在爱德华一家遇到困难时对他们全力以赴的帮助,也都是人类社会所向往的温馨生活。因此,故事中虽然有种种嗜血的片段,让人产生惊悚之感,但作品真正所倡导的却是亲情、爱情和友情,展现了人类社会所向往的温馨世界。  相似文献   
25.
文化不是远离政治的神圣殿堂,而是权力操演的重要场所,文化政治学实质上所要讨论的正是文化中的权力问题。而再现是文化生产的基本要素和过程,更是意义争夺和权力生成的文化建构过程。萨义德以此为立足点和着力点,从文化间性视域即跨文化的角度审视和解构不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26.
埃米瑞·巴拉卡和爱德华·阿尔比同为美国著名的剧作家,巴拉卡擅长写作美国黑人革命戏剧,反映黑人受压迫的处境,以激发黑人为争取种族平等而武装反抗白人的热情;阿尔比擅长创作荒诞派剧作,其作品着力表现美国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以及中产阶级的盲目乐观、精神空虚。独幕剧《荷兰人》和荒诞剧《动物园的故事》分别是二人的代表作,两部作品在剧情结构、叙事主题、写作技巧等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相似性解读。  相似文献   
27.
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荒诞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受欧洲荒诞派戏剧的影响,结合美国社会现实,创造了独特的美国荒诞派戏剧.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无论从主题和形式上都具有荒诞派戏剧的特色,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  相似文献   
28.
如果把萨义德作为侨易个体进行研究,其理论建构则可以视作精神质变现象,“东方主义”与“理论旅行”就是其中的“主概念”和“辅概念”。运用观侨取象与察变寻异的方法可以发现萨义德的理论建构与其本人的侨易经验密切相关,侨易条件的语境因素以及重要的侨易事件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萨义德VS·亨廷顿为例,追问其背后“文明冲突”、“权力话语”的问题症结所在,凸显“观念侨易”的思路,进而消解主体,显示二元三维的整体结构观。  相似文献   
29.
布洛和葛兰西分别提出过"距离说",两人主张的内涵并非恰恰相反,而是能够相互补充的。同时,他们提出各自的主张时,并不是站在同一语境之下,即布洛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距离说",而葛兰西则是从审美批评的角度提出"距离说"。  相似文献   
30.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萨义德在中国历经了一段从初期少有关注到后来众人热捧的接受过程,而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则是在中国语境下进一步深化萨义德批评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而从译介、阐释与批评及运用等不同层面出发,可以对萨义德批评理论的中国接受历史进行细致梳理,并发现其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