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030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59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大戴礼记》中《千乘》等七篇,一般视为《孔子三朝记》,但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这七篇只不过是《三朝记》的一部分,原本《三朝记》包含《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等篇。本文通过各种文献所记载的哀公与孔子的问答分析,推测《三朝记》不包含《千乘》等七篇以外的哀公与孔子的问答。《三朝记》的写作年代,目前不能确定,但无疑是荀子以前的作品;也很难推测《三朝记》的作者是谁,可能是曾子和思孟学派以外的儒家所作。  相似文献   
42.
梁辰鱼考订元剧,可以视为他效仿魏良辅再度改良昆腔的工作之一,这为他自翻新调作了准备,也是新昆腔得以运用于传奇创作并被搬上戏剧舞台的重要保证。梁氏考订元剧的主要成果表现在杂剧《红线女》的创作上,此剧为《浣纱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全面展现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现状,进一步推动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以"中国一带一路网"上公开的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信息为基础,基于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港澳重点实验室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论文数据,对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做法、可把握的机遇、现存的难点三个层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港澳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商贸合作,涉及科技创新合作相对较少,大多集中在港澳地区的优势领域;国家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重视以及香港的专业服务和澳门的中葡平台优势是推动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香港和澳门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形势或空间困局。为突破港澳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现状,提出发挥香港专业服务优势、以澳门为媒介开展中国-葡语系国家合作来推动港澳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44.
梁志芳 《科教文汇》2020,(10):23-25
深港跨境学童是深圳、香港两地间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本文分析了跨境学童的受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开展“融和”“多元”的学校教育,加强家校合作与社区教育等多种提高跨境学童教育成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流空间”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分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进程,基于“流空间”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客运流、经济流、信息流三个维度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物流和经济信息化水平,并综合运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和Moran散点图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空间布局分级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有两个增长极——广州和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为界,珠江东西两岸分级明显;港珠澳大桥的连通有助于加强流要素空间互动,发挥更强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H-H连绵区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6.
施小平 《高教论坛》2006,(4):159-161,222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涉及到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本文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论述了香港高教管理模式:1.政府通过法律管理院校;2.政府通过缓冲组织调控院校;3.政府通过校外学术监督机构控制院校。以期对中国大陆深化高教管理模式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7.
岭南武林人物黄飞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飞鸿的传奇故事在现代社会广为流传。本研究以黄飞鸿叙事系列故事为逻辑起点,结合近现代社会的现实分析黄飞鸿品牌形成的因素。研究认为:近代历史的催化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大众文化的兴起、刺激与岭南文化的认同以及岭南民俗因子等方面合铸了一个功夫符号,所形成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促进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及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  相似文献   
48.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functioning and social engagement among Chinese in the UK. A total of 211 Chinese men and women aged between 15 and 79 year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a selection of Chinese social organisations across the UK.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a self-completion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d domains examining health and functioning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mong others. Poor health and functioning was associated with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engage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ize, and contribution to others,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ful social engagement. Those individuals with goo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functioning felt more of a sense of social cohesion and inclusion and respect from others than individuals with poorer functioning. Findings emphasise the UK Chinese community's reliance on informal support networks rather than the utilisation of formal networks, which may go some way to explain the reported underutilisation of form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services among this community.  相似文献   
49.
Abstract

1997 as a global media spectacle about Hong Kong’s handover of its sovereignty from Britain to China is now almost forgotten; yet Hong Kong is still caught between the politics of time and memory too complex to be captured under simple post‐colonialist notion such as ‘hybridity’.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in perspective a (post‐)colonial cultural politics of counter‐memory in Hong Kong cinema by investigating its decades‐long investment in a sub‐genre built around the motif of undercover‐cop. Specifically, the example of the blockbuster Infernal Affairs series is analyzed in detail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ts innovative plot, to show how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about Hong Kong’s political fate is embedded in the films underpinning their local box‐office success. The allegorical reading of the film series attempted in this paper also connect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of Hong Kong, now and in the past, with the wider problem of how the future political subjectivity of Hong Kong will take shape.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