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858篇
科学研究   253篇
各国文化   192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77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Domesticating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eople who use computers and the ways they use them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over the past 25 years. In the beginning highly educated people, mostly men, in technical professions used computers for work, but over time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people are using computers for personal and domestic purposes. This trend is still continuing, and over a shorter time scale has been replicated with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four national surveys to document how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omesticated since 1995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for this shift. Now people log on more often from home than from places of employment and do so for pleasure and for personal purposes rather than for their jobs. Analyses comparing veteran Internet users to novices in 1998 and 2000 and analyses comparing the change in use within a single sample between 1995 and 1996 support two complementary explanations for how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domesticated. Women, children, and less well-educated individual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and have a more personal set of motives than well-educated men. In addition, the widespread diffusion of the PC and the Internet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computing industry to the diversity in consumers has led to a rich set of personal and domestic services.  相似文献   
122.
虚拟仪器是由软件实现的.其软件开发平台是LabVIEW。VISA是在所有LabVIEW工作平台上控制VISA、GPIB、RS-232以及其他种类仪器的单接口程序库,通过LabVIEW平台中的VISA模块编写控制程序,可以进行仪器控制。本文以串行通信为例.用LabVIEW构建仪器控制进行串行设备通信.在虚拟环境中使用VISA功能模块向串行设备读写数据,缩短了项目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3.
1925年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朱希祖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道家与法家对于交通机关相反之意见》一文,将社会传播手段分为物质交通机关和精神交通机关两种,并对道家反对传播、法家主张利用和发展传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目前所见的中国学者关于传播问题的最早专门论述之一。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对2010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扼要的梳理。划分为新传播科技、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理论等四部分。文章认为,传播科技带来的新的媒介生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这年新闻传播学界宏观思考的最大问题;在中观层面,对各二级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25.
老子的自我观蕴藏着独特的内向传播智慧,主要体现在要求自我确立起惟道是从的主体意识,进而以道的符号象征意义为媒介来引导自我省思,不断消除世俗价值观的污染,最终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自由的人生境界。与侧重考察自我的社会性西方内向传播理论相比,老子的内向传播智慧更倾向于消融社会性对自我超越的干扰,注重自我内心通过向道的复归而实现自我升华。  相似文献   
126.
本文运用历史语义学方法,考察了媒介这一传播学关键词在古代中国的意义变迁过程,发现其最早见于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而非国内传播学教材中普遍认为的《旧唐书》。它最早的意思是媒人和引荐者,该词义在历史文献中一直延续下来,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在人际传播中对于仪式感的重视。到晚清,媒介的词义发生变化:一是增加了动词的词性,并开始指代更宽泛意义的介绍人;二是超越了指代人的范畴,开始指代起连接、交流作用的事物。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传播观念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封建社会的解体和外来文化的进入,这也导致了现代意义中的媒介概念在近代文献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7.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始崛起,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一种多向竞争、交融互渗的媒介生态。媒介融合为知识生产、传播注入了新内涵。传媒技术改进会导致知识形态、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针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者需要多学科的视野,跨越多个领域的话语界限,全方位地审视信息社会的媒介实践。  相似文献   
128.
尹奇岭 《出版科学》2011,19(2):102-109
民国时期,有大量而分散的古体诗词私人刊刻活动并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由于这方面资料的零散,还不能做到精确统计,但其广泛和普遍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还原历史真实,如果缺少了这一面的参照,所描述的历史场景无疑是失真的。  相似文献   
129.
潘琳 《科技广场》2011,(3):43-45
本文研究了交通通信系统的应用设计特点、主要功能及关键指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现状与交通应急指挥对通信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交通应急通信系统总体结构解决方案,同时给出了工程设计中应急通信系统中继数量的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快捷、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和作用,研究了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并提出了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些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网络教学情感交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