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如何学习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理论始终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特别是从事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的问题。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鸿沟,即立场上不对称,内容上不照应,逻辑上不匹配。当前,我们从教学理论写作的原始冲动、语言定位、价值归属三方面确立新型的教学论写作观,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方向牵引与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2.
"敚"频繁出现于战国竹简特别是占卜祭祷简中。"敚"的基本含义是以强力、强取的方式达成己愿,其主要方法是以动作击、打,或以言辞责让。"敚"的根本功用是去疾、逐疫、禜祟、禳灾等。"敚"的使用者不仅包括普通民众,也包括高级贵族,并且从占卜祭祷简中可见贵族对于民间因素浓厚的"敚"法有着不同寻常的依赖。这表明民间信仰与礼乐文化不相统属,不作同步发展,却可并列并行,各有功用。  相似文献   
53.
白谎是善意的谎言,是维护受谎人面子的语用策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是一个特殊的交际场所,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起点普遍较低,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不足表现时,要恰当运用白谎式反馈语策略,鼓励留学生,增强留学生学习信心;要注意纠错方式,从而促进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4.
加入WTO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挑战,如何完成二次创业的蜕变,推进高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入世后二次创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机遇,并依据具体国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5.
学校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会损害党员干部在教职员工中的形象,挫伤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不少学校不得不面临的现实课题。每个遗留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社会关注度不尽相同,但认真调研,还原遗留问题产生的实际情况是基础;依法按规,正确处理"情""理""法"的关系,使历史遗留问题有理有节、客观公正地得到处理是目标。  相似文献   
56.
《唐语林》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它不仅模仿《世说新语》的文体形式,还能够精准地把握《世说新语》的创作动机和文本意图,并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大胆创变,使“世说体”小说在不违背“征趣”、“赏心”的原则下更具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57.
语块理论的诞生给法律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将具有一定语用功能的多词结构作为法律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聚焦点,帮助学生强化语块意识,从而快速高效地促进法律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普遍使用写前策略、写时策略和写后策略。但在写前策略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审题策略;在写时策略上使用最多的是格式策略;在写后策略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自我评价策略;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写作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与女生在写时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比女生使用的频率高;写前策略与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写时策略与成绩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写后策略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高、低水平学生在写前和写后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9.
高校图书馆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服务中实现发展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通过剖析高校图书馆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职能去阐述如何做才能实现图书馆创造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0.
In chemical education, man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three mutual related meanings of topics, that is, the macroscopic meaning, the microscopic meaning,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As a consequence, student teachers should be prepared carefully to learn how to teach this difficult issu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aturalistic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ight student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chemistry topics. The student teachers (all M.Sc.) participated in 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of which the initial phase focused on learning from teaching instead of learning of teaching. They were asked individually to choose and teach a chemistry curriculum topic with a focus on the macro-micro-symbolic issue. Research data were obtained by interviewing the student teachers individually before and after the lessons. The outcomes indicated a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s knowledge of teaching difficulties, for instance, too fast and mainly implicit reasoning between macro- and micro-meaning, and a dominant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micro-meaning of topics. A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f students difficulties was also indicated, for instance,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the macro- and micro-meaning of reaction equations. Implications for the follow-up phases of the progra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