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775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45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从城市走向农村,是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体现出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策略的英明。河源苏区的革命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一部分,见证并推动了中国革命深入和转向的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22.
为了达到利用中国战场捆住日军手脚的目的,苏联通过外交关系影响国民党,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共产党,促成中国国内两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抗战前期的主要支援国,苏联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党挑起大规模内战的企图,对维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联为了本民族利益,过分看重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以妥协退让来维持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国抗日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妨碍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反思与突破的过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回顾、总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论影响日本教育政策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战后教育政策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民党的一党执政对教育政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文部省通过与自民党的合作与妥协在教育政策制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界和产业界的教育要求通过国家权力的媒介也反映到教育政策中来;作为最重要的反对力量,日本教师工会在地方教育政策的实施中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央教育决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高校女职工维权工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晓玲 《高教论坛》2006,(4):151-152,155
高校女职工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时期,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和保证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树立参政议政的意识,是新时期女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7.
文章简介中国与世贸组织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关系。中国为复关入世作了认真的努力 ,由于美欧等国要价太高 ,中国入世一波三折。中美、中欧现已达成协议 ,中国近期即将入世。入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也带来巨大挑战。从近期、中长期来看 ,入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8.
苏维埃是俄国革命中出现的政权形式。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在指导中国苏维埃革命过程中,在把苏维埃建设为什么性质的政权问题上,经历了从设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式的政权到最终确定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之样一个认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值得比较研究。两国的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缺乏丰富的民主法制环境;两国改革都面对诸如不清晰的党政关系,高度集权下伴生的个人崇拜,以政治运动而非法律不规范国家事务的坏习惯等众多痼疾;两国改革的内容很相似,两国的改革又极大不同;苏联面对的环境比中国更不利,中国在处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其他方面改革的系统关系上,比苏联要成功得多,两国的改革进程的得失成败对各国的改革都产生了相互影响,两国在经验方面是互相借鉴的;苏联改革的失败则也延缓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30.
五、六十年代苏联诗歌引以自豪的是呼应所有“永恒”主题的抒情诗。“永恒的主题”使抒情诗打破统治文坛多年的“颂体”,走向新生与繁荣。一方面,老一代抒情诗人重新得以肯定,新一代青年诗人开始崛起;另一方面,诗歌的题材更为宽泛,风格呈现多样化特征。“永恒的主题”无疑在表现自我、抒发性情方面找回了真实鲜活的生存个体———“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