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84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96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赴国外学习的三大热潮:一是与"庚子赔款"相联系的留美运动热潮;二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热潮;三是早期留苏热潮.这三大热潮使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革命干部领域产生了一大批的精英人才,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改明代中叶以来被动吸取国外文化的姿态,积极派遣自己的莘莘学子赴国外学习,主动吸取国外文化的精华,为尽快摆脱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2.
人们对于阮籍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世说新语》的描述,但其中对阮籍所持政治态度的体现并不全面。文章对《世说新语》、《晋书》、《资治通鉴》以及《咏怀诗》中所记载和表现出的阮籍之政治心态进行比较,讨论作为魏晋名士代表的阮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魏晋时期儒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他徘徊于儒道之间,外达内忧,有悖儒之名而无远儒之实,一方面"越名教而任自然",另一方面又心怀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在个人生命关怀和社会关怀两个价值取向之间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13.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北宋初,宋太宗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方针。有宋一代,科举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同时,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衰落,为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提供了空间。在这种形势下,新兴士人家族的出现,在社会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宋代新兴士人家族具有三方面特征:读书应举成为家族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士人家族的兴衰与政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士人家族都拥有一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5.
Researchers have found a number of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cultural factors generall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articular, have almost never been viewed as consequential. Castells and Himanen's 2002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Finland, in which the authors identify Finnish national culture as an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informational welfare state, is the most prominent exception to this patter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overview of Castells and Himanen's research and revises their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focus on the specific choices states make in constructing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choices on information poli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It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this revised framework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Turkey and Malaysia's nation-building projects, the incentives these projects have created for the two countries’ social and political elites, and the public informa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at have resulted.  相似文献   
116.
苏轼以《春秋》学为儒者本务,终身关心此学。他认为《春秋》一断以礼,当以观其意的办法探讨其旨;《左传》主以史实,不专为经,不专为例,最识《春秋》之用;而《公羊》、《毂梁》以义例解《春秋》有如法家,专求于绳约中,不可取。苏轼认为《春秋》立法虽严,而责人则宽。他还借《春秋》学反对王安石新法。在苏轼的影响下,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春秋》学学派。  相似文献   
117.
ABSTRACT

New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existing accounts of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derestimate both progress and inequality because they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15–16-year olds who are ineligible for the PISA sampling frame, primarily due to dropout or delay. In such countries, who makes it into PISA (sample eligibility) heavily influences representivity and ther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PISA results. We use PISA in Turkey 2003–2012 as a case study to show how combining measures of access (from the Turkish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and learning outcomes (from PISA) can account for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population. We find the percentage of 15–16-year olds reaching Level 2 in PISA is up to twice as large as that reflected in official PISA reports. These findings have strong implications for inter-country and inter-temporal comparisons using PISA, particularl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18.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119.
本文论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号”、“自况”、“自题像赞”的文化内涵,往往与当时社会历史、政治气候、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浓缩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是作家志趣、爱好、德行、情操、经历,以及审美倾向的全息摄影,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晚清湘人文集及其史料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湘人集数量甚多(存世约二百来种),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当时政治,经济,化,社会等都有所反映,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可以说,俗窥中国近代史全貌,不可不读晚清湘人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积极加以研究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