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492篇 |
科学研究 | 22篇 |
各国文化 | 96篇 |
体育 | 12篇 |
综合类 | 32篇 |
文化理论 | 2篇 |
信息传播 | 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具有极佳的魏晋风度,浓厚的家族情思,突出的事功行为和多方面的文艺素养.因此,谢安不仅是全书重点记述的人物,而且是六朝士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52.
庐剧从乡间田野走进城市,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其表演形式的不断完善,文化品味的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仅凭文化层次不高的草根艺术家是较难达到的,正是有了文化艺人的参与才促使了庐剧艺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3.
安美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7):141-142
本文从Van Dijk的话语观角度分析汉语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删减或保留的内容问题。作者认为,保留表情/意功能的信息能够让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4.
《新世说》是民国时期易宗夔模仿《世说新语》之作。作为中国最后一部文言笔记性质的志人小说,尽管其影响和艺术成就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提并论,但《新世说》中的士人形象还是很有特色的,值得研究。将《新世说》中所涉及的士人进行整理归类,选择了士人的三种不同道路的代表人物:学而优则仕、身居庙堂之高的方望溪;怀才不遇、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龚自珍以及身处江湖之远,佯狂混迹于尘世,不与当朝者合作的隐士八大山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章永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1):57-61,67
鸦片战争前后和戊戌变法前后,京师学人的交游演为热潮。与清初学人文酒之会的潇酒闲适不同,此期的学人交游分别表达了以学问经世和以上书、组织学会来改良社会的时代诉求。鸦片战争前后,京师学人的交游既是学术交流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时势见解的一种手段。交游活动,或于名寺,或在学人私宅中。这一时期,学人交游之广泛,探讨学术、社会之活跃,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起了推动作用。戊戌变法前后,京师学人主要以会馆为聚居地和活动中心,积极展开维新变法活动,组织公车上书,创办各种学会。康有为、梁启超成为京师维新学人的重要组织者,交游活动的政治色彩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6.
曹明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2):46-50
黄丕烈受乾嘉学风影响,藏、校了数十种宋人词籍,其中不仅有像宋刻《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这样的珍本秘册,还有许多重本与残本,为其校雠、补缺奠定了基础。黄丕烈以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对词籍的版本形态、源流情况等作出了精审鉴定和深入研究,并一一记录在题识当中。在校勘上,他以对校为主,不惮复校;若遇歧异,则只列不改,以存真面;他还请顾千里等高手,博采众家之长。黄丕烈对词人生平、词籍名称甚至是抄者史迹多有考订,遇无法解决者,便开列阙疑,以俟来者。黄丕烈的词籍整理活动对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以及宋词版本学、校勘学在清末成为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曾青云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31
当下我国成人教育正进入挑战期,挑战主要来自对现时成人教育发展的迫切与迷惘,包括对成人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成人教育现状的把握、对成人教育未来的规划等等。然而,在这三维空间的穿越与对接中,不仅折射出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艰辛与曲折,更凸显出当代成人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责任。本文力图从历史溯源与学者使命、事业发展与学者认知、未来构建与学者责任的内在关系着力,深层探索当代成人教育学者使命与责任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8.
寂寞与自由如同学术的两翼,是洪堡大学观的基本组织原则。从中世纪大学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寂寞与自由是一个渐变传承的过程。中世纪的教师、学生及大学在寂寞与自由方面均有独特的表现。及至柏林大学,洪堡将寂寞与自由并存论述。柏林大学对寂寞与自由的践行实施,为我国当代大学及学生、学者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赵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3):16-18
汉初政治是郡国并行体制。汉初同姓王的分封原则,基本是一种西周宗法制度之下血缘分封原则的复兴。可以说汉初的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六国之政治传统。王国政治作为汉初政治的一元,使汉初政治无疑也具有了多元政治的雏形,养士之风的重新兴起,或许可以说是六国传统复兴的一项主要内容。汉初养士可大致分为诸侯王之养士、外威大臣之养士和布衣豪杰之游侠养士三类。他们借养士而形成一股力量或以对抗中央、或以对抗政府、要么就是权力斗争和个人私怨斗争的工具。但这种情形总是与逐步加强的中央集权的潮流相逆的,所以到汉武帝以后,成为中央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因失去生存的环境而逐步衰竭。 相似文献
60.
秦王朝时期,虽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但儒家思想也对秦王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儒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积极参与了秦王朝的许多重大的政治活动。儒家的伦理思想已渗透到秦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焚书”、“坑儒”事件的再认识,更有助于全面、客观地看待儒家思想对秦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