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3904篇
科学研究   177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518篇
综合类   38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当代网络文化之繁荣,孕育出形形色色的网络新名词。作为对日趋细化和多元人群的客观称谓和个性描述,表人的流行新名词在音形义等方面独具特色,或直接借用外来词,或灵活创造新词语,或赋予旧词以新义。表人的流行新名词既根植于社会生活,又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更忠实地映射出当今社会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刻的言内外因素和文化心理理据。表人的新名词在生成和传播过程中也必须经受“汰弱留强”和“适者生存”等自然生态法则的检验,除了遵循语言发展规律和满足交际的现实之需,还有待大众传媒等方方面面予以包容和理性引导。  相似文献   
962.
百年来,大多数学者有关这个神话的研究成果,显在或潜在地围绕着这个神话是外来还是本土的这一焦点展开,外来说中印度说最早且影响最大,本土说中有多种观点,其中南方说影响最大。不管是外来说还是本土说,都存在一些困难。猜想多于实证,都缺少无可争议的铁证,这是它们共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3.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主题,是时代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无论是对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群众,还是对我党,都是件幸事。它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维护与实现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调动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市(以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努力拓宽联系渠道和途径,还应提升代表联系群众的实效性,以保障其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相似文献   
964.
中国教育目的观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教育目的演进遵循了"终极者"的演进路径,虽然各个时期对教育目的的外在表述不同,但实质未变。"终极者"教育目的观将人抽象化、工具化,进而盲目拔高教育的功能,形成并维持着社会分化。社会发展使教育目的观的转型渐成必然。"普通人"的教育目的观将实现人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改组,人由个人主体走向类主体,社会成为有机整体,社会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65.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将从对人本身的关注作为切入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整体对象来考察,全面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既坚持客观的历史尺度,又坚持人的尺度,以符合人性的发展要求;把人的问题当做最基本的、内在的、核心问题来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演进建构在人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把人的切身问题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改革为人,研究为人,创新为人,开发为人,发展为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66.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注重对受教育者的意志锻炼和情感培养。启发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受教育者个性特点,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其不断向上,最终促进教育和受教育的负能量向正能量的共同转换。  相似文献   
967.
黔中苗族支系纷繁,但他们在婚俗方面基本一致。通过考察黔中苗族婚恋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两个方面提升黔中苗族婚俗审美的文化意义:一是婚俗审美标准源于族群的认同与区分;二是婚俗美的形式存在于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968.
民俗是乡土文化的表征,是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方式文化的统合。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传承地方民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凸显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重视青少年群体的乡土文化教育,透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引导他们认知、体验和传承地方民俗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和体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对家乡的感情,是推行乡土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96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e of an ‘anti-CV’ (anti-Curriculum Vitae), or identity portfolio, as a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 in research with young people. We analyse four visually based anti-CVs created by participants in a project on youth transitions, exploring their use of symbolism and space to show how these young people reworked public narratives in their crafting of identity at the child–adult border. We use Gillian Rose's framework from 2001 for the analysis of visual material to interpret the portfolios in terms of the context of their production, their content and the audience for their performance. We argue that the anti-CV offered a more participant-led research process than the standard interview, but at the same time led to methodological and ethical complexities: respectively, concer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eam as audience for the anti-CVs, and the intrusion into participants’ lives that photographs in these portfolios offered.  相似文献   
970.
A number of scholar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ve in recent years pointed to the importance that cultural values play in influencing journalistic practices. The Asian values debate was followed up with empirical studies showing actual differences in news content when comparing Asian and Western journalism. At the same time, such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national cultures only. This paper instead examines the issu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an Indigenous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t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cultural values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the journalistic practice of Māori journalists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over the past nearly 200 years and finds numerous examples that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aking cultural values into accou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le played by cultural values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further,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journalistic practices amongst sub-national news cultures across the Asia-Pa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