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969篇 |
科学研究 | 83篇 |
各国文化 | 22篇 |
体育 | 111篇 |
综合类 | 89篇 |
文化理论 | 21篇 |
信息传播 | 5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49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老子、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之一。其中所蕴涵的科学的人文修养及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有利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2.
浅析谢赫"六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晔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103-105
谢赫“六法论”中“六法”的基础和核心是以辩证象形思维为特征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作为一个艺术体系,它独立于科学之外,表现出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品格。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古代哲学史中的“天人合一”观,内容是丰富的,但各家的观点又不尽相同:天人一体;天人感应;天人和谐……。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分析,除去糟粕,吸取精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时间观、空间观、主体观、以及因缘观等基本观念构成了时空共振、天人合一的大一统宇宙图式,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不仅限定了人们思考和想象的方式、范围,而且预设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即以王、道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包括中央权威(王)、等级秩序(礼)、合谐(乐)、中庸(道)等核心价值,审美的生活态度,注重实用的生存原则,以及怀方行圆、以静制动、知微待时、安份守位等人生策略;在这个框架之内,在认识与实践领域,则形成了中华特色的社会观、历史观、人性论、方法论、知行观等纲纽性观念,作为思想家们构筑其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5.
杨晓光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6)
通过对古人人定胜天、物极必反、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结合人类的发展,提出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见解,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6.
许菁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6):120-122
文章从知识文化的生产形式角度讨论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性质、影响,并与西方理性思维作了比较研究,探讨双方各自利弊得失,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既需要继承传统思维方式,更需要注入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07.
北京紫禁城建筑艺术的文化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5):110-113
北京紫禁城是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最高典范,她不仅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珍品,而且在人类文化史上也是有代表性的文物。其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暗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就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宗法礼制和阴阳五行。 相似文献
108.
周小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67-70
从人将自己与他物区分开来的那一刻起,自由就已存在。它是人类被尊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的标志性特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自由意识以独特的方式隐匿于庞大深邃的传统文化、习俗中。追本溯源,以求揭示先秦思想家的自由观并对其进行现代释意。以期待现代中国人合理把握这一意识现象并更好地为自己定位。从而铸就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9.
在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古代思想资源,本文就从一个新的角度———儒家生态伦理角度出发,在分析我国煤矿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中国古代和谐生态观念的视角研究煤矿环境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0.
张柯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4):17-19
感物说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通过陆机、刘勰、钟嵘等一批著名理论家的探讨与研究使之在六期时期达到成熟。这些理论家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展了“物”的内涵,还重点阐述了情与景,心与物之间的关系,从内部揭示了感物说的原理,并开启了中国诗学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