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0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汉初兴,将星云集。冯异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谦让的人品。其实,无论谋略还是武功,冯异都有过人之处。(一)冯异字公孙,西汉末年颖川郡父城县(今河南宝丰)人。他喜欢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时,朝政混乱,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将士拥立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从此绿  相似文献   
112.
焦山,地处江苏镇江市城北,如中流砥柱屹立于烟波浩渺的长江之中。焦山原名谯山,东汉末年著名隐士焦光淡泊名利,汉献帝三次下诏要他进京作官,他均先后拒绝,隐藏于此山的一个洞中,后人为纪念他,遂将其改为焦山。进入焦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古树之下即是别峰庵,门额上有"板桥书屋"四个刚劲秀丽的大字。踏入四合院,  相似文献   
113.
董卓之乱自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起,到初平三年(公元192)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共历时4年。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朝政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室衰微,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成为三国乱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4.
东汉易学源于西汉,极具鲜明时代特色。受社会思潮、学术风向与政治气候的影响,东汉易学前期虽承西汉象数易学余绪却呈现谶纬化倾向,中期因官方与民间治易路数分野而形成双峰对峙,后期主动转型取得了较大发展空间,但不能因时而变最终陷入僵局。"局部地放大"东汉易学,对其演进规律的认识会愈加深入,其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亦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15.
东汉明章时期是东汉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明、章二帝要取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统治的措施,使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又出现“大治”景象,把东汉的统治推向了发展的高峰,同时明章时期的一些作法,对整个东汉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6.
张红运 《天中学刊》2002,17(6):45-48
时空意识是一种文化意识,这种意识在古典诗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诗人的以及诗中的时空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随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形成:肇端于先秦,定型于楚骚,发展于两汉魏晋,大致走过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简单到复杂、从自然观察到生命体悟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17.
明代私家书目中小说类目的变迁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8,30(1):128-130
东汉至宋元,古代目录著作中小说类目的形式与内容一直沿袭<汉书·艺文志>,无所更替.明代私家书目中小说类目的著录形式开始打破四部成规,甚至直接把小说从子部析出,转而著录于史部或其他类目;著录内容也开始全面突破,除文言小说外,话本小说及章回演义小说等通俗小说皆有较多著录.分析了这种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8.
王学军 《文化遗产》2017,(4):119-131
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东汉时期大傩礼地位上升,内容变化较大,仪式繁复隆重。东汉大傩礼的盛行不是孤立的礼制演变现象,而是东汉初期礼制建设运动的组成部分,与当时的儒学复兴和礼乐之兴具有共时性关系。东汉疫病空前流行,这直接促成了大傩礼的隆盛。大傩礼及疫病成为东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张衡《东京赋》等文学作品中,大傩礼成为东汉礼制典范与政治文明的象征。涉及疫病的文学作品则多作于汉魏之交,疫病强化了人生短促不定与生命脆弱无常之感,促进了汉魏之交文学作品中感伤基调的形成,推动了以人物纪念为基础的文学批评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9.
120.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汝南郡处于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带,社会经济和前代相比得到了较大发展,文化教育特别发达,出现了众多历史名人和高级官吏,对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