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左易正  彭建  李笙清 《收藏》2012,(6):38-43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最早出现于汉代,盛行于晋代,其后绵延不绝。明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繁荣的重要时期,行书名家辈出,留下了众多的杰出作品,且看——  相似文献   
52.
程方平 《中国教师》2010,(11):53-55
<正>草书在中国书道史上并非最后出现的书体,但却是对书写者文化素养要求最高的书体。写草书不仅难度大、需要文史积累等字外功夫和潇洒自如的胆识,也最需要追求富有艺术表现力、内容感染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韩文岐 《收藏界》2012,(2):77-77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米,重2.3克,钱体为绿锈包裹,包浆熟旧自然,乃开门见山之品。钱文书体为悬针篆,笔法老到,字体清秀美观,铸造精良。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  相似文献   
54.
对钱浅释     
戴志强 《收藏》2007,(3):130-132
什么是对钱 对钱是指用两种或几种不同书体的文字制作的同一钱文的年号钱(或者国号钱),这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书体配置的对钱,尽管书体不一,但它们是同一钱监,同一时期铸造的,甚至是出于同一工匠之手制作的,  相似文献   
55.
谈歌在其新作《大舞台》中,新创了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体——"网络评书体":在小说结构和语言风格上,全面吸纳网络思维和网络用语,且全知全能式的叙事视角更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和接受习惯.在艺术内涵方面,其"笔尖附着了所有的人类生活":小说在极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深刻展示了人生全景,形象描绘了人生百态,深度揭示了人生最本真的意涵.  相似文献   
56.
官文书制度作为行政系统和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在汉代时期已经确立.本文通过现存文献资料来探讨官文书在汉代行政系统的运行书体.  相似文献   
57.
我喜欢集邮,又酷爱书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将两者结合,创作“微型书法邮品”。 我的这种创新制作是充分利用邮票边纸的结果。起初我买到新票便将边纸撕去,后受《人民英雄纪  相似文献   
58.
章草摭谈     
冯猛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4):36-38,66
“章草”又称“隶草”,萌起于隶书之变,流行于两汉,魏晋时形成规模。作为一种独立的古老书体,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独有的美的享受,却还存在一些没有嫠定清晰的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研究。文章从章草的形成与演变、章草在魏晋以后式微的原因、章草在书体演变中的重要意义、当代章草创作的现状四个方面进了探讨,望能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9.
神采     
唐代书法家自觉地追求个体特有的审美趣味,书法进入了以"氏体"来标识风格的艺术化阶段。并且随着真体草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书法欣赏开始从形神兼备转向对"神采"的关注,以张怀璀"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为标志。神采与字形的关系也就是书法的识读形象与艺术形象的关系,张怀瑾的"神采论"当是针对草书而言,不必因识读而影响书法的艺术欣赏,应当直击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60.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的中国书法,独领风骚、异彩纷呈。纵观历史,不同书体、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形式美、特色美,形式广博,内蕴深奥。不论教还是学,没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没有矢志不渝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