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45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655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德川 《精武》2003,(8):28-29
内家拳源于道家文化,合于道家文化。说源于道家文化,人们没什么争议,说合于道家文化就需要实践的证明。大凡内家拳都讲外三合、内三合,这些甚至成为练拳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或功夫成熟的标准;而说内家拳合道则不大引起大家的注意,近现代有些文章提到了,但不是那么多。什么是合于道呢?  相似文献   
992.
张方 《精武》2010,(11):64-65
由外家转内家需换劲,即黄百家所云:“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所谓“复从而翻之”,是说把外家的筋骨之力转为内劲也。然内家拳修炼的不同阶段,仍需换劲。  相似文献   
993.
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然是学力深厚、名副其实的武式太极专家,一出手就一针见血地点破——内功心法是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与英雄沾衣跌人的不二法门,而没有玩弄文字、遮遮掩掩地探讨拳学。其实,提倡以内功心法引导内外兼修、武道并重的锻炼法则,有个事半功倍的益处,即超越"练用脱节,食而不化"这一可能存在的障碍,抑或说是陷阱。有人慨叹,时下修炼太极拳者存在的学术犯规现象数不胜数,大家对于普遍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的现象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多少年后回过头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走弯路的问题。傅仁东先生之所以主张拳家要注重内功心法,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学人"趋避"把太极拳练成走过程、走弯路的太极操,免得练习者有朝一日懊悔不已。这对于对太极拳理论认识上阴霾满天的太极拳学人,足有拨云见日之感。正如当年为本刊刊头题字的吴作人大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而不是做大自然的孙子。在我看来,拳家反求己之气血、神经,注重人之本性与拳性结合的内功心法,就是太极拳家走向道法自然的太极心智与太极实行。借此机会,本刊竭诚向海内外太极明家搜读如实语人,信而可证的太极内功心法。  相似文献   
994.
蒙古拳是蒙古族特有的拳种,以滑步为核心步法,在河南镇平王氏家族传承。蒙古拳在蒙古族地区是否有传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蒙古族最集中地区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进行研究,对蒙古族拳在蒙古族地区绝迹的原因进行归析。  相似文献   
995.
傅仁东 《精武》2010,(5):4-6
内功为功夫之本。只有真正注重修炼内功的内家拳传习者,功夫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奋进,并由量变达到质变,即所谓的"变化气质"。各有灵苗各自探,沈阳武术名家傅仁东先生对内功的研究与修炼,完全不靠孤本秘笈和一鳞半爪的道听途说,而是从内外兼修的实践中找突破口,这才显出他发覆传统武术的本领。前人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认为傅先生内功说的魅力,可以说就在一个形而上的"道"字上。因为武术在最高层次上是共通的,当一个武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道"这个层次,为尚武精神创造出了新的表述,他便是在真正意义上推进了我们的传统武术。  相似文献   
996.
摘要: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语境中,利用教化思想深化武术的文化研究、推进武术的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武术研究的一个现实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教化的对象(武术人)、手段(习武练拳)、内容(技能、道德和精神)、目标(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以及为达到这一教化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探讨和研究,旨在总结传统武术教化经验为现代武术教学与改革提供借鉴与帮助。研究认为:教化是武术活动的核心价值,武术教化惯常于把身体训练、心理完善、道德培养、礼仪规范、行为约束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起来运用,既强调拳场中的技能培训,又注重结合日常生活使武术人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完善人生,最终将武术人教化成生存环境中的“强者”、社会生活中的“能人”和生命意义上的“英雄”。  相似文献   
997.
运用人物访谈、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实践体验、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鹰爪翻子拳的形成演进历程,分析其现代价值,建议通过统一名称、整编著述、交流宣传、维护传统、发扬特点来保护鹰爪翻子拳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促进其传承并为国家文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998.
龙安志,一个蓝眼睛的美国人,一个1981年就来到中国"闯荡"的外国人。27年过去了,龙安志已成为一个道地的中国通。他长着西方面孔,却是一个有着中国表情和中国思维的精神混血者。作为二十多本与中国有关的书籍的作者和为许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作过咨询的中国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就刘知几<史通·书志>对<天文>、<艺文>、<五行>三志的批判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合理之处,但同时也肯定了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王应钦 《兰台世界》2016,(14):155-156
清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清代民间武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清代民间武艺发展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军事武艺发展,民间武艺兼顾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更多新的功能。在清代民间武艺的发展过程中,留存下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著作,造就了一批民间武艺家,为我们研究清代民间武艺发展的历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