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邱立本 《成才之路》2009,(24):I0011-I0011
汉字曾经是亚细亚的孤儿。在过去百年问,从中国到日本到韩国到越南。都有一些改革派求成心切,把自己国家命途乖舛怪罪于方块字。他们觉得只有学习西方,改用拼音文字,才能进入现代化的行列。认为难写难认的汉字,只是国家现代化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2.
在《亚细亚的孤儿》中生活着一组神态各异的日本人群像,他们或可爱,或可恶;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惆怅失意,而以往对《亚细亚的孤儿》人物形象的分析却集中于中国不同知识分子或胡氏家族代表人物的典型分析,本文试图以日本人为焦点,对《亚》中日本人形象做一整理,以期完整对该小说人物群的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不能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等同。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如何理解,历来存在各种争论.造成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解偏差的原因,主要有理论自身的局限性、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等.正确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则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尽管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但仍对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朝以前,中国从没有过国歌。19世纪末,清政府与各国交往日多,许多场合没有国歌可唱,有失天朝体统。光绪年间,曾以外国歌曲谱填了一首歌,以代国歌: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读之心寒。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派遣李鸿章赴俄罗斯和欧美等国访问。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童话大王"郑渊洁应邀到郑州一个很火的商场——亚细亚,签售自己的作品。很多小孩都很喜欢郑渊洁的童话,听说偶像来了,纷纷赶早到商店排队购买郑渊洁的书,顺便目睹一下偶像的风采。队伍排得很长,郑渊洁签得手都累了,但看见这么多小朋友喜欢他的作品,心里特别高兴。签到最后,来了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郑渊洁像之前那样在小女孩购买的书上签上"郑渊洁"三个大字。签完名后,郑渊洁以为小女孩会满意地离开就笑着叫下一位读者拿书过来。可是,前面的小女孩却不肯走,大胆地问郑渊洁:"郑叔叔,我长大了能到你身边工作吗?"  相似文献   
17.
北京教育部转高中一年级同学亲爱的朋友们!谨向你们问好!我们从中亚细亚向你们致敬礼!给你们写信的是第九十八男子中学校八年级乙班历史研究组的组员们。我们正在学习我们祖国的历史,以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223年的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  相似文献   
19.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与古代东方社会性质有关;东方道路理论问题,即关于东方国家应该或可能通过什么道路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所谓东方国家,这里泛指非西方国家,不仅指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国家。  相似文献   
20.
德意理智     
曲飞 《新体育》2012,(4):54-54
提到德国.不能不提“日耳曼”这个概念,毕竟他们的国Gremany.就是由拉丁语的Grmml一词演化而采的上世纪,希特勒、戈培尔一帮人爆炒“日耳曼”概念,得益于他们的宣传或日忽悠、日耳曼这个词表面上挺深八人心,好像是什么天潢责胄。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其实从根儿上说,“日耳曼”简直就是老少边穷代名词。罗马人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开篇就说,“谁愿意离开亚细亚、阿非利加或意大利,而迁居那景物荒凉风光凄厉的日耳曼尼亚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