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13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黄惠贤 《学子》2012,(7):44-44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文学教学,借助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文学是人学,是富于审美品位的精神产品,在语文教学中植入文学的元素,就能很好地摈弃"内容分析式"的解读和机械繁琐的训练,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精神,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2.
学霸的霸气     
我总以为到了现在,学霸的词性应该变得中性化,学霸的词意应不再受限,人们应该对享有该称号的人多些包容,而不要简简单单地给这些人贴标签,说他们到底是书呆子。其实学霸们的一些格调还是一般人学不到的呢。我概念里的学霸,是将知识精神与生命经验相勾连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她当然足够勤勉,但我认为她配得上这个词与成绩、成就无涉(那是考霸和面帝)。跟她说你清晨  相似文献   
53.
文学是人学。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是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小说《仇恨》就是这么一篇深刻揭示了人性丑的佳作。读后先是令人唏嘘不已,转而让人深思良久。继而催人自问:我会不会是他们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4.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55.
谭红 《体育学刊》2007,14(4):61-63
新课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通过人化的回归,在更高文化层次上发展,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应关注学生“多向度”的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6.
57.
杜知足 《兰台世界》2007,(3S):59-60
中国传统儒学,从整体上看,属伦理型化;从形成看,儒学即“人学”。“儒家人类是指关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学说。孔子很重视人际关系,这与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有关。当时的社会变动引起人和人之间,如君臣,诸侯卿大夫,父子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牛事对对碰     
蚊子 《学生电脑》2009,(8):32-32
《强人学街霸,徒手砸汽车》 这年头模仿秀太多了,可没一个有模仿街头霸王游戏里“徒手拆汽车”的惹人眼球。  相似文献   
59.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同时也是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它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回归生活世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把握生产和需要的关系,肯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能动源泉。  相似文献   
6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和全球化本质,而且它的世界历史范畴、核心主旨及东方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等都蕴涵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彰显了其人学领域的变革——由唯心主义人本学转向唯物主义的人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