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23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782篇
教育   178885篇
科学研究   14991篇
各国文化   807篇
体育   7425篇
综合类   5861篇
文化理论   1717篇
信息传播   18408篇
  2024年   437篇
  2023年   1897篇
  2022年   1894篇
  2021年   2176篇
  2020年   2408篇
  2019年   1829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1783篇
  2016年   3058篇
  2015年   6480篇
  2014年   17743篇
  2013年   12409篇
  2012年   14645篇
  2011年   19863篇
  2010年   19409篇
  2009年   17286篇
  2008年   21994篇
  2007年   16955篇
  2006年   12151篇
  2005年   11194篇
  2004年   9337篇
  2003年   7894篇
  2002年   6946篇
  2001年   5870篇
  2000年   5148篇
  1999年   1762篇
  1998年   1208篇
  1997年   810篇
  1996年   598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BA联赛中三人制与二人制裁判错漏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国际接轨,促使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保证比赛的健康发展,2000年我国男子CBA比赛中首次实行了三人制裁判。本文通过对我国CBA比赛几个赛季几十场比赛的两种裁判制的全面比较分析,为在全国推广和提高我国裁判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阿克洛夫模型与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馆员素质建设不容忽视。章以图书馆馆员素质之间的差异为前提,通过应用阿克洛夫模型对图书馆人员素质低下及人才流失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馆员素质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李欣  彭晖 《新闻前哨》2003,(8):61-6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节目数量大增,节目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丰富着荧屏,喜欢体育节目的观众能够很方便地收看到体育节目。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的竞技性的关注较多,而对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宁波大学商学院十余届毕业生的调研分析,认为经贸类专业教育教学下一阶段应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以做人做事教育为主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36.
37.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献研究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从观念的转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举国体制的完善、项目的布局等5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游泳运动员专项始训年龄段运动素质的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常规数理统计法及调查访问法 ,对我国部分优秀游泳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年龄参数进行调查研究 ,并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对专项始训年龄段的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生理特点进行分析 ,发现 12 - 14岁是年龄组运动员开始专项训练的适宜年龄段 ,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在此年龄段已有一定的发展 ,有的还处在发展敏感期 ,能达到专项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40.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