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荀子礼论     
苟子认为,礼为“人道之极”,是做人的头等大事。礼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习俗,标志着文明与进步;礼是构成社会等级的标准,用以区分人群的高低贵贱;礼具有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人们“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要求统治者“隆礼贵义”,因此礼从形成概念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正身与治世的原则。荀子对礼的本质、起源、内容与作用作了异于前人的阐释,使礼的意义超出了其前孔子的仁本。  相似文献   
42.
周采 《学科教育》2013,(4):122-128
斯多亚学派哲学是整个希腊化罗马时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该学派的悖论性来自其所汲取的思想资源的复杂性。斯多亚精神强调理性、世界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张“按照自然生活”与积极尽职责于家庭和国家,并重视伦理一治疗学。斯多亚精神反映在教育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对苏格拉底道统即唯智主义的强调,并带有明显的人文文化色彩,强调人道思索与公民责任,关心将修辞和美德以及有价值的事物联系起来,要求雄辩家在演说中承担伦理教育的任务,传达那些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高贵思想,并通过触动人的情感来激发他们的赞美和深刻的奉献。相对知识的传授来说,斯多亚教育思想更关注“人”的特性,重视人格完善,尤其强调人的品德培养对于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并蕴涵了西方绅士教育理想的渊源。其对后世西方教育的积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是分析中国传统道德主体性不可或缺的视角.天道虽为人道设立了一个本原性的价值根据,但作为道德本体的人道却始终笼罩在天道范围之内,人成了被规定的主体性存在.德性虽包括仁智,但总体倾向是以仁统智,作为德性实践条件和桥梁的工具理性意义上的知识在传统文化土壤里很难破土而出,德性成果也难以通过实践主体巩固落实.这种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以及受其制约的德与智的关系,束缚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传统道德主体性的缺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4.
古代女性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关怀同情的笔触,不仅从社会各个层面写出了对于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而且还把笔触伸到宫廷,关注各种类型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并在字里行间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45.
《道德经》一书中的自然与无为两个概念是道(政治理论)的本质属性和政治行为的根本要求。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老子政治理论体系、理论渊源的本质要求,是理解老子政治思想之本源及其体系结构的两把钥匙。  相似文献   
46.
“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哲学中的“一”就是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把握。为什么说哲学是对“一”的追求?何以见得“一”即是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把握,又如何理解这个简单的“一”与天道和人道的联系呢?按照这个思路,我读了一些书,并从中总结出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47.
浪漫主义文学与人的自由、反抗暴政、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相表里,深深地卷进了政治冲突,提供了文学政治的一种样态.但浪漫主义坚守文学本位,视情感为文学的本质,用自己的想象去展开对于政治的最高追寻,在审美的状态下实现了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席勒通过对“审美法典”的分析达到了这一认识,而雨果则通过人道主义的创作表现了这一超越.  相似文献   
48.
人道原则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道原则是以德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人道的根本原则-自由-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每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因而社会便越繁荣昌盛,这样,人道原则便既能够满足每个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自我实现乃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从而也就使道德目的-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矫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社区矫正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社区矫正在减少再犯和疏减监狱拥挤压力方面成效并不显著;社区矫正的实施容易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社会控制网络的扩张。  相似文献   
50.
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管理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性假设”,是指管理中关于人性的一般看法.实际上这种“人性”,主要涉及到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而不包含全部的人性内容.西方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阶段.本文讨论人性假设问题对于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管理实践以及管理人道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